返回

第六十五章 不 愿 为 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假御笔文端辞相

    旧胥吏师成投靠

    目光再回到京都朝堂。

    政治上的争锋远没有结束。

    在赵汝愚遭弹劾的同时,检正中书门下、权刑部侍郎徐平阳也遭到监察御史刘建秀的弹劾。

    之前,大内传出御笔,贬徐平阳为越州通判。此次赵汝愚窜逐湖南,御笔再出,罢徐平阳越州通判,责授惠州团练副使,南安军安置。

    左相杨文端与徐平阳是同榜进士,在朝多年,素来和睦。遂入宫求情,皇上赵扩颇为惊异:徐爱卿何罪,我什么时候下过圣旨?

    杨文端一听,心里犯嘀咕:难道有人伪造御笔,这还了得,可要杀头的呀。

    拿出御札,交给皇上,皇上一看便断言:此札非朕手书。

    杨文端问:陛下,微臣是否派人彻查此事?

    皇上赵扩制止道:不用了,你就照此办理罢。

    杨文端回到部堂,想想都感到后怕。他是一个谨小慎为、安分守己之人,当时与赵汝愚同心治政,相互默契。后来赵汝愚、朱熹、彭自寿等人相继被贬出朝,也想上疏论救,当面切谏。但考虑韩侂胄已左右朝政,即便如此,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且他还知道,论救赵汝愚的人越多,赵汝愚所受处罚会越重。倘若无人理会,倒还安然无事。

    千秋家国血未冷。好多时候,他也想直接站出来,说一说,喊一喊,为他们鸣冤叫屈,哪怕自己已贬放出朝,也在所不惜。可是,再一看,他再一走,还会有人说公道话吗。再有人受了屈,谁来论救。

    杨宏中六人上书被窜,尽管他一个也不认识,看着这几个未出校门的儒生,就要遭受那么多痛苦,他不忍心,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求皇上,他这么做,不就是为了心安吗。徐平阳与他,虽是同榜,又是儿女亲家,但在朝多年,一向公事公办,从不结党营私。就这么一个才学、人品兼佳的人,已经降职外放,还要再送广东编管。前一段时间,浙西常平黄灏、知婺州黄文叔、太府丞吕祖俭等三人因事获罪,他一一上疏论救,毫无结果,使得他心灰意冷。

    朝纲已乱

第六十五章 不 愿 为 伍-->>(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