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兄弟畅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嘉事功学。唐仲友就是永嘉学派的一位骨干。朱夫子一向唯我独尊,对事功学,还有陆象山的心学,自是小觑,颇有微词;而唐仲友对程朱理学也不以为然,讥讽其琐屑深奥,脱离实际。此属文人相轻的表现。

    再则,朱熹喜欢沽名钓誉,明知当朝宰相王淮是唐的亲家,京都多名大臣为唐辩解,仍然偏向虎山行。想博得为民除奸、不畏权贵之美名。为了打响这一如意算盘,尽管手中没有唐大人贪赃实证,仍然揪住不放,企图从一介弱女身上撕开缺口。所以不惜对台州营妓严蕊施用酷刑,致使严蕊遍体鳞伤,九死一生。试想,他一旦将唐的罪名坐实,不但唐从此不得翻身,就是宰相王淮和那几个为唐辩解的重臣,也难逃庇护之责。

    堂堂地方大员、一代大儒,为一己之私,用心如此狠毒,可见,并非忠厚善良之辈。

    不料,出身卑贱的严蕊却是个有骨气有担当的女子,什么都不说,拒不承认与唐大人有男女私情、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弄得朱提举手足无措。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震惊朝野。最终结果,叫人啼笑皆非。唐仲友难逃其咎,罢职回乡,朱提举小题大作,两面不讨好,灰溜溜辞职。胜利的倒是**严蕊,她赢得了众人的怜惜和赞叹,而那首《卜算子》也因此一举成名,后任仓司岳飞三子岳霖,也因成全严蕊,而博得好评。

    那么唐严二人,到底有没有男女私情呢?虽然严蕊只承认二人只是诗歌唱和,文人相惜。发乎情,止乎理;但实际上,唐仲友在事发之前,以知州身份,为严蕊、卫惠等四名歌妓解除乐籍,恢复其自由。可想而知,他二人之间有私情,并且有你情我愿、惺惺相惜之成分。

    罢职回乡后,唐仲友从此脱离官场,一心治学、刻书。一次,我随唐澄去金华东溪看他,态度谦和,俨然一副忠厚长者。带我们去参观他的刻印书坊,津津乐道书籍刊刻之术,绝口不言官场之事,完全一副书家模样。而所刻之书有《荀子》、《杨子法言》、《后典丽赋》和《昌黎先生集》,皆属刻印珍品,流传甚广。

    淳熙十五年(1188年)秋,说斋先生去世,享年五十有三。我又再赴金华东溪,为他送最后一程。

    事后,唐澄送我一套《说斋文集》。仍对朱熹耿耿于怀,认为不是朱熹再三弹劾,他二叔定不会如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