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兄弟畅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条,普通人只要锲而不舍,或许可以做到。

    孺子可教也!元道高兴得跳了起来。

    那当今立言的名家大儒可不少呢。

    是呀,在诗文方面,有杨诚斋、陆务观、范师伯、辛幼安、陈同甫等等,在研究儒道经典方面,有朱元晦、陆象山、吕东莱、叶水心等等。

    我特别钦佩后者。他们理论好高深哦。对了,元道仁兄,你认识这些人吗?

    只认识朱老夫子和象山先生。

    我认识陈同甫、唐与正。可他们都不在人世了,我们就谈谈他们,怎样?

    好吧,你先说。

    我是淳熙十四年(1187年)到婺州,做州衙幕佐的,至今已有十载。后来,与州衙书吏唐澄要好。这唐澄乃说斋先生,即前台州知州唐仲友之侄。

    要说这位说斋先生,我仅知一二,不少还是唐澄告诉我的。比如,唐仲友与娼妓严蕊风化案。

    哦,那说来听听。

    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任浙东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担任一路之监司,职掌江河疏浚、常平法的施行以及茶叶、食盐之专卖。这一年,浙东遭遇百年不遇的水涝之灾,民众卖田拆屋,饥困支离。朱仓司受朝廷指派,巡查、监督各州县救灾赈灾情况。

    一路走来,看到墙倒屋塌,农田荒芜,提举大人顿生怜悯之心。于是乎,督查工作尽心尽力,颇为严苛。哪个州县做不好做不到位的,他毫不客气。轻则当场指斥,重则上奏弹劾。

    当时,说斋先生正在知台州任上,工作自也做了些许,然而,百密难免一疏,州府政事和灾荒救赈方面自有缺失,治下官吏和平民也会有不满之处,于是提举大人就以此为典型,两月之内连奏六次,交章弹劾,目的就是想把唐知州一棍子打死。

    按说,两浙东路所辖州县数十,类似唐仲友者不止其一。但仓司大人为何对他穷追猛打,欲置于死地而后快呢?其中隐情有二:

    一则,朱唐二人素有宿怨。朱夫子一向大肆推崇周程理学,并经多年研读,将其理论加以弘扬,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在本朝士人之中无人不晓,影响颇多,以至于称之为圣人,学生故旧遍布朝野。而浙东婺州一带,吕祖谦、家岳、陈亮等名士,也有其学说,自成一派,学问称婺学,理论称永

第五章 兄弟畅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