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2.八宝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年收留的弃婴。报纸又激动的报道了一阵,之后年年如此,大家也都习惯了,也不再用猎奇的目光盯着寺庙了,而这个庙里的人,重归平静后,仍然安之若素,宠辱不惊。

    这座庙叫八宝寺。

    到了枣山,方域说要去八宝寺,出租车司机就提醒他:“来观光旅游的?那里没什么好看的,没山没水没景儿。你去了,还要打扰寺里师傅们的清修。唉……现在游客太多了,寺里都不清静了,前两天还有个香客失踪了闹上新闻了呢,一看就是跑来玩的,现在寺里的师傅们也跟着受连累……“

    方域一路走来,遇上的人都对八宝寺的和尚们很有好感,认为他们是虔诚的出家人,很不喜欢那些闻名而来的游客去打扰他们。毕竟跟别的靠香油钱生存的寺庙不同,八宝寺的和尚自给自足。

    他没有先去警察局,而是先上了山,去八宝寺。他到的时候是下午,山中林木无人砍伐,遮天蔽日,才两三点钟,山中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幸好八宝寺是出名的景点,镇政府修了条路,还装了路灯。虽然寺里不用电,但路上用一用无妨。

    拾阶而上,小路两旁全是丛生的野草,伸到路上绊人的腿;幽黑的山林中传来夜枭忧愁的叫声。

    灯火昏黄,几乎映不出前路。

    亏得方域有一副好身体,走了一个多小时看到庙门时,气都没有喘。

    庙门做得非常气派,高大的红漆立柱,巨大的石狮,还有九十九阶石阶。攀上石阶,先看到的是一个足能把两个成年男人装进去的巨大铜鼎,意外的是鼎内并没有香,而鼎后,则是威武的大殿与两排红砖平房,就像以前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的那种红砖小平房,两整排。

    这种搭配奇怪的很。

    而大殿后还有一座高高耸立的九层经塔。

    方域见过赵兰山拍的照片,知道这大门、这大殿还有后面的经塔都是香客捐盖的,赵兰山在电话里说除了这三样,庙里其他的地方和尚们都不让动。

    他还不知道是怎么不让动,今天看到才明白。

    这时一个人推开门,从旁边的红砖小平房里出来,他穿一身说灰不灰,说黄不黄,针角有些怪异的棉袄棉裤和棉鞋,走到方域面前,双手合什行了一礼。

    方域这才注意到他的头发……居然没有剃。

    他还了一礼,问:“师傅,我是赵兰山的朋友,听说他在这里出事了。”

    和尚点点头,领他进屋。

    方域以为这个房间类似传达室或待客室,没想到一进去,发现竟然是个会议室那么大的大屋子,而且,这里是食堂!两条长桌整齐的摆着,二十多个年龄不一的和尚都在坐着吃饭。

    方域掏出手机,时间还不到五点。不过山里黑得早,早点吃饭也正常。

    他猜,那个师傅是看时间到了,先带他过来吃饭的。就算他再怎么着急,也只能入乡随俗。

    和尚让方域坐下,然后去给他盛了米饭与菜。桌上点着大蜡烛,一看就是手工制成的,因为蜡烛很粗糙,像是用很多旧蜡融了以后重新捏成的。

    菜是白菜萝卜烧豆腐,味道还不错。

    方域吃完饭菜,跟着师傅们一起把碗拿到外面,用桶里冰冷的水洗干净后摞到一起。之后,师傅们都去了大殿,盘腿坐下,开始念经。他们不看经书,全是默念。

    方域跟着过去,也盘腿坐下,他本想找到方丈问一问,可师傅们坐的方位并没有前后高底的分别,他也认不出哪个是方丈。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不应该打扰师傅们念经。

    念到八点,师傅们再次起身,回到那两排平房中去,估计是准备要睡觉休息了。

    这时,那个一开始接待方域的师傅过来,对着方域又是一礼,然后示意他跟着走,把他领到了东边第一个房间里。

    里面有张桌子,两把椅子,书桌背后有个柜子塞满报纸。一个三十多岁的师傅站在桌子后,看到方域进来双手合什行了一礼,道:“施主,我是本寺的主持,法号明空。”

    “大师好。”方域行礼。

    带方域进来的师傅对主持行了一礼,再对方

162.八宝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