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1.应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终于魏丙认出这个人确实是他儿子的熟人,更热情了,让护工给他把床摇起来。

    这个人说:“老魏也是得罪人了,唉。”

    魏丙两眼含泪的点头。

    这个人皱眉道:“老爷子,家里这段时间出这么多事,是不是流年不利啊?”

    魏丙自己在病床上胡思乱想,也觉得不太对。儿子早就被关进去了,但家中频频出事是最近半年。现在听别人也这么说,把他心里的这个念头又给勾起来了。

    他是这么想的,如果是这方面的问题,那只要找人化解,那说不定家里的事就会好转起来了?

    这个人此时便介绍了易晃,“这是我一个好友认识的,我特意请他跟我一起过来,看能不能帮上忙。”然后伏到魏丙耳边小声说,“我给过钱了,老爷子不必担心。”

    魏丙开始还疑心这人和易晃是不是检察院的人来套话的――天下哪有这种雪中送炭的好人?

    但易晃坐下后半句不提魏王业,而是绕着魏丙的家乡打转,魏丙就不怀疑了。他这把年纪,青年中年时的事不好说,儿时的回忆是最深刻的。

    易晃也通晓一点面相,看魏丙的面容应当是晚年无忧的,只是面相这事是怎么说都有道理的,比如现在魏家四口都住院了,魏丙的病却是最轻的一个,他自己也有退休工资,就算家中小辈全不行了,他的工资也能支持他在养老院的生活。从这方面说,也算晚年无忧了。

    魏丙说话不清楚,二人就笔谈。易晃得知魏家那个钟也有个名,叫“秃钟”。“秃”就是不灵光的意思,意思是这个钟不会响。魏丙记得这个钟很早之前就在自己家里藏着了,应当是家传的。当年先是扫四旧,村里让交,钟就被魏丙的爷爷给埋到后院的粪坑里了;后来大炼钢铁,家家户户都要交,除了锅、菜刀、锄头之类的必需品外,别的都要交上去,这个钟就继续在粪坑里埋着。再后来听说是政-策变了,魏家人也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别挖出来了。直到魏丙的爷爷和父母都去世后,家里要盖新房子了,魏丙才想起后院粪坑里还埋着个家里的东西,挖出来后塞到了家里的破烂里。

    魏家从来没想过把这个有点历史的“文物”拿去卖掉是因为他们家不缺钱,一直留着也是因为魏丙说是家传的。直到魏家再次搬家,魏丙年纪也大了,人老了要顺着儿孙,儿孙说这旧东西占地方也没什么用,扔了吧,他就同意给扔了。

    易晃听说这钟在粪坑里埋了一二十年,就知道为什么这东西不“灵”了,它就算本来有灵,这二十年下来也灵不起来了。

    他问:“老爷子,你老家是不是在佛西?”

    魏丙摇头,在纸上艰难的画道:不,泗河上。

    易晃掏出手机查,发现泗河到现在仍然叫这个名,它就在佛西的西北边,在当年应该是另一条支流,现在那条支流还有水。

    魏丙仍然在写:佛川没了。

    佛西挨着的那条河,叫佛川。

    看来魏丙以前确实是住在那附近的。易晃高兴起来,问魏丙:“您还记得那边都有哪些姓吗?”

    魏丙写道:魏、赵、孙、景、易、陶、鲁……

    易晃忙问,“您知道姓易的住在哪一片吗?”

    魏丙回忆了一下,写道:易姓的都没了。

    易晃愣了,他继续写:早都没了,太平天国

151.应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