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6 国破山河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不禁心生忧虑,想要将这严肃的话题就此打住,忙低声唤了句,道:

    “公子……”

    我看到了洛卿脸上担忧的神色,可却在若君眼中看到了不甘还有愤怒,这时候我知道了,有些事情不是你不说,它就不存在的。

    我向洛卿递了个安心的眼神,随即又看向若君,十分严肃的反问了一句,道:

    “若君,你当真要与我谈论国政么?”

    若君脸上尽是不服气的神色,抱拳言道:

    “若君愿闻其详!”

    “好!”

    我感叹一声,旋即手执手卷负手而立,一改书生儒弱形状,有了几分政客的威仪与从容,正声继续言道:

    “若君以为,从政之人,有好坏之分么?”

    “若君并非不通世事之人,好人可做坏事,坏人亦可做善事,且人心复杂,又岂是好坏所能分别,虽说如此,可人至少当懂得分辨是非善恶,从政之人,事关民生社稷,更当如是!”

    “是非善恶?!”

    我冷笑一声,带着几分嘲讽之意,继续言道:

    “可在政客眼中,没有所谓的是非善恶,只有不断的权衡眼前的利弊得失啊。我如是,恭王宇文贽,更如是!”

    听到此处,若君的目光不禁一紧,不知为何,心中的那份不安感不断蔓延着,噬心透骨……

    我的目光也不禁带着几分凌厉,我很清楚,历经世事的若君,即便以前也许还有几分天真,可面对着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逃亡,即便再怎么心思纯正之人也会开始学会思考人心险恶的。

    “你当真便从未怀疑过恭王宇文贽?”

    听到我如此质问,若君苦撑着的最后一道防线,还是被无情的撕开了一道口子。

    “我曾同你说过,若想救靠山王一命,便莫要让冀州刺史韶先上书为靠山王求情!可不知为何,这份奏疏还是呈送到了齐主手中,可这份奏疏其实并不是靠山王之死的主要原因,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份奏疏是在怎样的时机下递到齐主手中的!”

    毫不理会若君已经发白的脸色,我以一种想要打碎若君心中幻想的姿态出现,将眼前这残酷的现实,毫无怜悯之心的血淋淋地呈现在她跟前。

    “在不合时宜之时不该出现的东西却出现了,你真以为,这只是一种巧合么?”

    若君其实应该早就已经有所怀疑了,她更清楚恭王宇文贽绝非众人眼中“逍遥王爷”,他是一个真正的政客,一个非常深沉可怕的从政之人。

    因齐主大量心腹随齐主出征后不是战死便是逃亡,恭王宇文贽才能在齐主不在邺城这段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控制了邺城,而当齐主兵败狼狈逃回邺城后,宇文贽成为邺城真正的掌控者,可一心只忠诚于齐主的靠山王宇文懿,却成了恭王宇文贽心中大患。

    靠山王宇文懿忠心为国,可他的忠心,却只对齐主一人而已!

    “原来,当真是他……”

    说着说着,若君目光中有泪光闪动,说话的声音都开始颤抖了,袖中的双手早已握成了拳。

    “我说过了,政客眼中是没有是非善恶,只有权衡利弊得失。所以,若我现在要杀恭王宇文贽,你,还会想要阻止我么?”

    “……”

    死一般的沉静,谁又能知道,若君心中经历过何等惨烈的天人交战。

    我突然觉得,自己此举是有些过于残忍了,在我眼中,靠山王之死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真相与我而言,也并没别人眼中的不堪,因为这就是游戏规则;可对若君来说,被牺牲的是自己一直以来无比尊敬和信赖的父亲大人,也因此她一朝之间经历家破人亡,这对她来说,又何尝公平?

    这也许就是一个政客眼中的冷漠与残忍吧,所以才能在利弊面前,毫不犹豫的对一些人,一些事加以舍弃……

    我,是不是越发像一个政客了?

    忍不住回过身去,不敢再看若君,也不知此刻的感觉究竟为何,只知道其中五味纷杂,还多了几分不可言喻的苦涩。

    看来,此番谈话,只能到此为止了呢!

    ……

    “我会阻止你的!”

    身后,若君突然的话语令我不觉身形一滞,有些不可思议地回首望着她。

    只见此刻的若君目中带着两行清泪,神情痛苦,可眼神却无比坚定,只听她厉声对我言道:

    “你若行此诛心之法,罔顾人命,铲除异己,此番作为,又与恭王宇文贽何异?”

    我冷冷言道:

    “我与他并无不同!”

    “你和他不一样!”

    若君此话说得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你曾问过我,我手中之剑所守护的,便只有北齐之民么?国分南北,民又岂分国界?你是个心怀天下之人,所以,你和恭王,是不一样的!”

    若君的这句话,竟然我陡然间无言以对了。

    “你若真心想要济世安民,便绝不可行与恭王宇文贽一样的路。”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