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而且你们输了也还有一场复活赛,在排名未定的时候,你们可以选择对排名在前的队伍进行挑战,只要胜利你们就可以代替他们的名次。”
孙博文就怕下面的学生被所谓的名声镇住,发挥不出真正的实力。他知道这一届的知识竞赛成员像李杰、慕青青、孙滢等人都是强力的队员,他相信应应该不比那些重点高中差。
这时李杰也举起手来。
“李杰,你有什么疑问?”
孙博文看到是这次竞赛的主力举手,马上意思李杰可以站起来。
“孙老师,请问复赛的团体赛,具体是怎么样的?”这个是李杰最关心的问题,他就怕复赛的规则把他给套牢了,那样拿到系统的奖励就困难了。
“这个要是按照往届的规则,主持人负责出题,题目数量不限,每出一个问题,下面的所有队员就是进行抢答。抢到问题的队伍则必须要有一个队员进行回答,回答正确则加一分积分,回答错误则这个队员被淘汰。最终积分最多的那一队获胜。”孙博文回答道。
“那也就是说,即使最后只有一个人答题,只要他一直答对题目,那就可以给队伍一直加分。”李杰接着问道。
“理论上这样是可以的,但是竞赛题目的难度都很大,也没有人可以一直回答正确。”孙博文对李杰的猜测给予了肯定。
听到孙博文这样说,李杰就心里有就像有了秤砣,这样即使队友太坑,他也可以一个人力挽狂澜。本来他听到是团体赛,心里还没有什么底气,对获奖也就只有一半一半的把握,现在则最少提升了两三层。
更何况李杰相信自己的队友也不会太坑,毕竟慕青青、孙滢的成绩摆在那里,明显不像那些坑队友的人。
也许对那些向英语,语文考察知识储备的学科,李杰还没有信心。但是数学考的是的能力,只要水平够了,即使是没有学过的知识也可以经过严密的推导,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既然是做题能力,那我还是要提升一下读书识字
第六十八章 对团体赛的担忧-->>(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