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精兵在手,部下将士皆从小习武。汝且看吾如何击败敌兵!”
赵俨劝不过,便挂印离去,临行前又再次劝李通道:“文达兄,战事如果不利,望速退往颖川!”
李通不语,任由赵俨离去。
李通立即召来从兄李轶、李松、李泛等,商议计谋。
众皆没有妙计,皆认为朗陵虽然虽小。但是处在群山之中,郎陵守兵多是本地习武之人。走惯了山路,地势的优势巨大,易守难攻,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这时李通年仅十一岁的长子李音见众人无计可施,长嘘短叹,于是站了出来。大声道:“吴房、阳安吾尚没有妙计,但是慎阳纪灵若是敢来范我朗陵,吾必叫其有来无回!横尸遍野!”
众人见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儿,皆不以为然,报着好笑的心态。李通的从兄之一李轶笑问道:“不知侄儿有何妙计?”语气满是开玩笑之色,并无半分认真。
李音却不生气,说道:“侄儿近日曾听斥候来报过,冯耀令其手下部将邓飏前往义阳暗中募兵,已经募得了约两千人的军队,这两千人与吾朗陵只数重山之隔,大多也都是习武之人,我担心其中很多人对朗陵的地势熟悉,可能会引冯耀大军突袭攻到城下来!”
“那我们又能如何,我军兵少,宜守不宜攻,大军离开这群山的依靠,必然不是冯耀的敌手!”李音的二伯父李松道。
李音微微一笑,道:“伯父,吾已有一条妙计,可以大败纪灵、邓飏军,若此计得成,我们就可以援出手来,挥军北上,与冯耀展开决战!但是此计必须要仰仗众位伯父的大力配合,才能成功!”
这时李轶等已经收起了对李音轻视之心,眼中露出奇异之色,点头道:“贤侄尽管道来,只要能击败敌军,我等还讲什么虚面子!”
“多谢诸位伯父的信任!”李音先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挺直了身子。
“纪灵、邓飏若要来攻朗陵,会先经过尖山,再过小黄山,再经过王大山、石头山,才能进入朗陵腹地。请大伯父领一支军伏于尖山之中,父亲领一支兵伏于小黄
第一百九十六章 敌兵之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