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章 时过境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定为三百六十度上。苏美尔人创造了最早的星相天文学,也是他们最早提出了这种时间计量地框架。

    根据前世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苏美尔人的文明开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结束于公元前十八世纪。其后才被闪族人,也就是闪米特人建立的巴比伦文明所取代。公元前十八世纪汉莫拉比在巴比伦即位,结束了最后一个苏美尔王朝,开始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巴比伦文明。

    但是苏美尔人所提出的时间框架并没有随着苏美尔人文明的灭亡而消逝,这种时间计数方式的框架被巴比伦文明所延续并且一直被不断地改进应用到了我所生活的前世。当然。这只是一种计数方式。并非是更为确切的认知,那个时候地人们即使拥有时间地计量框架但是在认知上一直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直到前世十三世纪的中世纪英格兰修道院出现第一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同时期意大利北部地区开始教堂开始建立钟楼以提醒人们祷告的时间,当时所谓的时钟仅仅只是“时钟”而已,就像现在西大6的所有钟楼一样,是只带刻度不带分度地。人们也之能够比较确切地认知体会到一个“刻”地概念,换句话说。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即使不计算健康与寿命因素。仅仅以对时间地认知来看,他们认知中的实际生命也比前世我所生活时代的人们来得短暂。

    而前世十七世纪中叶出现的第一个摆钟让人们更加确切地体会到了分与秒的概念。人类对时间的认知以及由时间而衍生的人类行为开始变得更加准确。人类的“时间”也更多了一些。到了我所生活的前世,人类现铯133原子释放出的电磁波每秒钟恒定震动约为九十二亿周,至此人类理论上已经可以将时间的最小计量精确到九十二亿分之一秒,当然,这已经不是人类依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可以认知到的范围,但是在某些领域,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计量所谓的时间概念。

    将视线重新移回到香铎夫妇身上,这对感知与常人无异,甚至高于我数倍的夫妇在时间的认知领域可能还停留在“天”这个概念里。他们的“时”与“刻”只是根据我或别人对他们的需要去变化罢了----只有在我对他们下达命令的时候他们才会将时间概念朝我看齐。或许在他们的认知中“天”就相当于我对“时”或“刻”的认知,这两个夫妻挨在一块幸福地呆上一整天对他们来说也仅仅只是花了“一刻”或是“一小时”罢了。他们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同样也很享受这种幸福。因为在他们的周围,我的随从团成员没事的时候绝对不会去打扰他们,慢慢地,这对夫妻也就习惯了即使周围有我的许多随从,他们也照样挨在一块呆。可是在其它人看来,他们这种行

第三百五十章 时过境迁-->>(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