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战船,两艘大型巴格拉战船。应该没错……是穆兰德帝国的,穆图帝国还造不了大型的巴格拉战船。”船长拍了拍船舷的栏杆。对身边的大副吩咐道:“去,旗语给船队的其它船长,改变航向。另外告诉测量员。我们现在就改变航向,提早了半天,让他从新测量。”
巴格拉战船?盯着那个穆兰德帝国地舰队看了一会儿。那不是前世历史上的中型阿拉伯帆船么,呃……换在这里应该叫中型穆兰德帆船。当然这只是一个统称,阿拉伯帆船的船型里还包括不少种类。事实上船长所说地中型巴格拉战船和大型巴格拉战船在我看来都算是中型阿拉伯帆船。由于都是使用三角帆。所以看过去有三根桅杆。而如果按照西大6船型来算的话其实应该只有两根,船尾那根不算。真正大型的阿拉伯帆船有三根桅杆,外加船尾那根。看上去是四根,就像四个白色的三角形贝壳重叠一般,非常漂亮。当然,现在还没有那种船。
“这些应该只是穆兰德帝国巡海的船队,如果是作战地话他们会派出大型巴格拉排桨船的。”
“那些船……跑得应该比我们的船快吧?”我记得双桅卡拉克是跑不过阿拉伯帆船地。而且前世阿拉伯的航海水平与造船技术领先欧洲很多年,到后来开始大规模远洋航行的时候才过阿拉伯。不过那时候阿拉伯世界已经差不多全成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了。
“呵呵……的确如此,而且他们的船造得很宽,所以可以装载的货物也比我们多一些。不过……如果我们往西北航行的话他们起码还要两天时间才会追上我们,所以他
不会管我们的。”说着船长摆了摆手。
“翼狮城邦的造船厂能够造出巴格拉战船那样的船型来么?货运的。”事实上我看重的是那些巴格拉船,那种船型相对于双桅卡拉克来说更适合跑内河,虽然巴格拉船多出的那点货运量并不算什么,但是算船的话让那些船在阿莱河上像传送带一样不停地运输货物那实际上就是等于货运量上升了。
很遗憾,船长扁着嘴巴摇了摇头。“造不了,即使是穆图帝国也只是刚刚能造中型的巴格拉船而已,他们的舰队大部分还在使用古老的单桅德霍战船。巴格拉船虽然度快,装货量也不少,不过船舷太矮,经过大6西南外海的时候对付风浪有点吃力。”
“哦……呵呵……”笑了笑不做回答。到时候有机会再想办法弄吧,本来我想要这种船就不是为了对付大洋风浪用地。我只是希望阿莱河上的运输更加快捷罢了。
三天后的早晨,我们终于抵达了这次航行的最终目的地——翼狮城邦南部沿海的一个小渔村。渔村已经将渔船用的木制长桥码头临时加长,延伸出去一百多米,这样船队才能停靠。
看见6地的感觉是非常棒的,特别是在经历了这次航行之后。即使是脚踏在木质地长桥码头上,心里还是一阵踏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是汉大人和蓝鸢大人吗?”负责接应的人群中走出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嗯……是的。”
“哦
第一百九十一章 踏上南方的土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