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嚎州城里的怪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那岂不是很麻烦。

    &&&&第二天,李裕再一次出现在了望淮楼之前。

    &&&&这一天,来的人很多,可不像昨天那么少,里三层外的地站了数百人。李裕瞄了一眼,始终没有朱元璋的身影。

    &&&&大笔一挥,写了三个对联:

    &&&&“第一联,雾锁山头山锁雾。”

    &&&&“第二联,寂寞寒窗空守寡。┢┢&&╪┢u8╡┢╪┝小╪说┠&&w﹝ww.u8xs。”

    &&&&“第三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一个书生凑了上来看了一眼,随即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的同伴不明其意,问道:

    &&&&“怎么眼,王兄对的上来么?”

    &&&&那书生苦笑一声,摆摆手道:

    &&&&“怎么对,这三幅对联的水平高我太多了。这第一联便是一个回文联,饶是我向来自负才思敏捷,也要思索半天。更何况这更难的第二联,以及第三联了!”

    &&&&真有那么难,我去看看,另外一名书生显然不行,围了上去。不一会,就脸色灰败地退了下来。

    &&&&“怎么样!”

    &&&&“束手无册,回家种地!”另外一名书生也叹息了一阵说道。

    &&&&“唉!”两人齐齐叹了一口气。

    &&&&“不过我听说昨天杨州第一才子,姜夔的后人姜彬前两天到了嚎州,不如我们将他请来,看他能不能对上这三个对子!”王姓书生突奇想地说道。

    &&&&“此言甚善!”

    &&&&两人很快就将此时正在嚎州做客的姜彬请了过来,那姜彬确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书生。此人颇有才名,在十来岁就是杨州有名的神童,八岁便同校四书五经之意,十岁便能作诗,十二岁便可以作赋,到了十五岁,其才名盛传于江北诸路。

    &&&&李裕坐在躺椅上,正在体会着内功的奇妙,此时他的伤势已经完全恢复了,并且有所精进。

    &&&&他并不担心有人能够把这三个对联都对上来,因为这几个对联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上来的。更何况淮西乃草莽聚集之地,有才华的读书人避之不及,有怎会凑上来,丘八可不会听你作诗。

    &&&&“喂!你

第122章:嚎州城里的怪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