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妈,你别说什么百年的话。你以前没享福,我们要让你以后享福呢。”
文奶奶听了四伯这话,眼眶有点湿,“难为你能说出这话,以前最不会说话的就是你了。”
四伯老脸抽了抽,他也是没办法。过去沉默寡言,一直混不起来。后来游客多了,他想赚钱,就让自己看村里会说话的是怎么说的,一句一句记下来回去琢磨。
他是榆木脑袋,琢磨不出什么,还是有一次听到有人总结“总之说好听话,想想自己喜欢听什么,就知道别人大概喜欢听什么了。”才大概知道说话的技巧。
从此四伯虽然不说开窍,但是总算不再那么木了。
“妈,四哥所得没错。你以前辛苦拉扯大我们几个,现在是该享清福的时候了。之前你不肯搬来跟我们住,是怕我们打扰你和教友聚会,现在我这里盖了新房子,能给你留出一大间,又有园子,你搬过去完全没问题。”
七伯说得比四伯好听多了,连文奶奶的精神生活都考虑上了。
文奶奶一脸感动看向七伯,这儿子总不枉她舍得把手镯拿出来。
四伯黑了脸,明明是他先提出的,怎么老娘只看老七那不要脸的?难道润色得不够好听,就要矮一头吗?
文奶奶虽然感动,但是该说的话还是照说,没改变主意,“不管十三有钱没钱,他是我儿子,是你们的弟弟,我的东西,必定有他一份。他不要也就罢了,若他要,你们谁也不许说半个字!”
“妈――”四伯和七伯听了都叫。
文奶奶不为所动,“我还有一个主意,那就是把这手镯送去保存着,等值钱了,你们三兄弟或者你们的子孙后代拿出来卖掉分钱。你们怎么想?是我百年后马上分,还是一直做传家宝,等值钱了再分?”
四伯和七伯相视一眼,都拿不定主意。
最后七伯说道,“妈,无论怎么决定,这手镯都不能就这样放在家里了。我们想个办法,把手镯藏好吧。”
文绿竹和周福宁回到家,把在荷塘边发生的事又原原本本跟文妈妈说了一遍。
文妈妈摇摇头,“看来你四伯和七伯要抢手镯了。也罢,我们家也有,就不去和他们抢了。省得天天到处说你爸不照顾兄弟……”
文绿竹和周福宁相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对文妈妈道,“妈你别管,让爸去争一争,意思意思,免得四伯和七伯当我们家真是富贵滔天,看不上那手镯了。”
周福宁点点头,“就算最后不要,最初也要争一争。”
“也是个好主意。”文妈妈点点头,“不过谢家都在,咱们这里又是搞旅游的,闹出来不好看。这样吧,他们若争起来,我让你爸别去争,只说听你们奶奶的。”
这么一来,就看文奶奶的心意了。她若不愿意分给文爸爸,那文爸爸争了也没用。若她有心,文爸爸表明了意见不管,四伯和七伯吵起来,文爸爸在劝架承让,最后能得个好名声。
540 外交好苗子-->>(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