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位第二猛将竟然在区区二十名骁武卫士卒的围攻下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这些骁武卫士卒个个身手不凡,步伐稳健。三人一组的他们通常是上中下三路齐攻,连绵不绝的攻势犹如海浪拍击沙滩一般让人目不暇接,只是这种目不暇接却带着致命的危机,就好比一朵娇艳的玫瑰花,美艳诱人,可是这种美艳之下隐藏着的利刺会让每一个想一亲芳泽的人都付出鲜血淋漓的代价。骁武卫的攻击就是如此。
&&&&而且配合默契的骁武卫士卒往往不是从一个方向起攻击。精通合击之道的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五六名士卒从四面八方同时突刺。
&&&&每一个突刺都带着剧烈的破空之声,令戈尔敦防不胜防。
&&&&短短的十几个呼吸之间竟有四五次被险险刺中,当真是凶险之极。
&&&&鏖战依然在继续,越来越多的木杆长枪开始折断,更多的匈奴人登上城楼与汉军们混战在一起。
&&&&长枪断了的汉军士卒大多数都是从地上战死的匈奴人身边捡起弯刀继续砍杀,人命在这一刻成了最最廉价的稻草。
&&&&每一秒钟都有数人乃至数十人战死或受伤,不过大部分的却是匈奴人。
&&&&对于匈奴人来说,攻城器械缺乏造成的劣势只能用人命来填补,添油战术下的匈奴大军往往要付出数人乃至十数人的性命才能换取一名汉军士卒的伤亡。
&&&&战斗到现在,匈奴大军被这种被迫进行的添油战术拼掉了至少一千五六百人,而汉军方面则只伤亡了百余人。
&&&&接近于一比十五的战损率让刘锦很不高兴,在刘锦看来,占据着地利、战术优势的汉军应该损失更小才是。
&&&&“该死的,要是纯铁打造的长枪就好了”,这一刻的刘锦恨透了大汉的军械司。
&&&&高强度的连续攻防战让匈奴千长戈尔敦的体力急剧消耗,骁武卫的卫长蒙尧也知道,只有击败这个匈奴壮汉才能挫动匈奴人的锐气,挽回越来越不利的占据。心里一急,蒙尧拼着被戈尔敦大刀劈中的危险硬接了戈尔敦一记力劈华山。
&&&&和蒙尧同组的另外两名骁武卫趁着这个空档齐齐踏前一步,借着前冲之力将铁枪猛地刺出。
&&&&“噗呲”两声利器刺破皮革的声音突地传来。身中两枪的戈尔敦本就丑陋的面容越狰狞,一声咆哮从那张宛如海碗一样的大口冲猛地爆。
&&&&暴怒中的戈尔敦也不管身后刺来几杆铁枪,手中大刀一个横扫千军将这两名偷袭的骁武卫士卒枭。
&&&&“噗呲噗呲”连续七声闷响传来,戈尔敦仗着皮糙肉厚硬抗了这几名骁武卫士卒的杀招,受到重创后猛地转身又是一招横扫千军
第十四章 无敌骁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