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立,借着陡峭的山势展开其峥嵘的身躯。
&&&&刘锦第一次亲眼见到古代的关卡,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只见这雁门关的高度约有二十多米,长约七百多步,这么一座庞然大物死死的卡在大巴山和黑山之间,拦住了匈奴人南下并州和东进幽州的要道,历代以来不知有多少匈奴儿郎埋骨城下,成为匈奴人难以逾越的天堑和心中永远的痛。
&&&&往上看,关上迎风招展的赤红色军旗和来回巡视的汉军士卒,如同这庞然大物的恐怖獠牙,令人望而生畏。
&&&&“什么人。报上名号,否则休怪某的弓箭不认人”,关上早有眼尖的士卒看见了奔驰而来的刘锦等人,一名中年军官恫吓的说道。
&&&&“司马大人在上,斥候伍长刘锦有紧急军情回报,请开关门”。认清了关上的那名中年军官,刘锦便道。
&&&&没想到刘锦自报名号,城上那位司马大人竟吃了一惊,急忙问道:“你说你是刘锦,可有凭证?”“小人有军牌为证,同伍的弟兄也都认识小人,大人叫他们上城,一看便知”刘锦朗声答道,语气中还颇有些回家的喜悦。
&&&&原来,这雁门关内兵马多达数千人。关上的这个司马大人也并不是姓司马,而是他的官职是司马。
&&&&东汉时期,各州的郡兵和边军与中央朝廷的精锐部队北军和南军的编制大体相同。都是以五人为伍,设伍长。刘锦的官职就是伍长。
&&&&其上还有什长、队长、屯长、军侯和司马这些军官,分别统率十人、五十人、百人、二百人和千人。而刘锦并不是关上这位司马的部下,所以这位司马并不认识刘锦。
&&&&“既然如此,你将军牌系在绳索上,某验过军牌之后才能放行”。这位司马见刘锦说的真实,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谨慎的说道。
&&&&随后,刘锦将自己腰间的军牌取下,系在城上垂下的一根绳索之上。城上的那名司马取过军牌一看,只见黑色的军牌之上赫然写着‘雁门关第三部斥候伍长刘锦’。
&&&&军牌,是古代军人的凭证,上面通常写着该名军士的姓名,驻地和职位。
&&&&“军牌倒是和你说的属实,只是你身后的骑兵是怎么回事?”,这名司马验过军牌之后仍然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
第七章 致命危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