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66 如是我闻(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汇集人望转移空间,消耗虽然大,妙用也是无穷。

    当然,如今最主要的其实还是眼前的老僧。

    这三人,其实就是洛阳白马寺久富声名的神僧。

    当初汉明帝梦见神人降世,威能浩大,从极远的西边请来佛徒经书。

    法难和摄摩联手译制《四十二章经》,让佛门经义第一次打入东土地域,也逐渐的深入到高官显贵的心灵之中。

    研究经学的士子们,总也免不了要学一学这种高论大典,用来广搏见闻,抬高身份。

    跟人吹逼的时候,扯一扯这本域外经典,那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

    当然,这些佛家经典,除了这些读书人出身的高官显贵,土老百姓是怎么也接触不到的,也学不会。

    但他们可以上香啊,也可以听讲祈福。

    这一件事情,就是昙可迦罗负责了。

    他们把洛阳白马寺经营得好生兴旺,在底层民众心里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凡人求子、求财、寻物、找牛,有时就会求到寺里,多有灵验。

    消息传出之后,就引来了一些泛信徒。

    信仰力量就是这般来的。

    总的说起来,这几个老僧其实谈不上恶人。

    与苏辰作对,也只是立场不同。

    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一生行善无数,持戒严谨、苦行渡日,也是很不容易。

    白马寺三位神僧,再加上沂水镇国寺的普净神僧,这就是大汉人间四大神僧了。

    在普通人心里,几人或许不见得有多么大的名气,但在一些士族豪门眼里,这就是大能仙佛。

    ……

    一股佛光通天彻地,罗汉舍利熠熠生光。

    种种外显内象,无一不向苏辰表明,这些人其实都是天仙罗汉级的高手。也是中原地界,所能容纳的最高力量。

    在这种环境下,自己其实并未占据太大优势。

    “可惜了。”苏辰暗暗叹气。

    心想这些和尚虽然不算坏人,但是,理念的冲突却是不可调和。

    几位老僧身上那含而不露的森然杀意告诉他,什么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无非就是做过一场,各安天命就是。

    ……

    

1866 如是我闻(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