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八七节 黑山军归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迫使董卓调回已经到达并州的军队,可以看出他的阳谋也是很厉害的,所以此战公孙瓒败的不怨。”

    曹操也道:“别说公孙瓒了,就是操面对着层出不穷,一环套一环的计策,阴谋与阳谋的结合,也可能是防不胜防呀。”

    程昱道:“东方剑此次计策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周瑜死守壶关。”

    郭嘉道:“没错,如果不是周瑜以身犯险,以自己引诱公孙瓒毫无顾忌的攻击,公孙瓒就不能败得这么惨。”

    曹操听完后感慨道:“一个统军大将为了计划的成功甘冒奇险,而且此人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将之才,可惜这样的人不能为我所用呀。(.la 好看的)”

    郭嘉道:“从这场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东方剑最擅长就是用间,所以主公应该下令在自己的地盘内和军队中清查异己分子,决不能让公孙瓒的悲剧在咱们的身上发生。”

    郭嘉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会后曹操果真在自己的领地和军中掀起了一场清查异己分子的行动,还别说还真让曹操掀出不少的各地诸侯在自己地盘和军中安排的情报人员,当然了依着曹操的性格这些人当然是全部的离奇失踪了。

    就在曹操等人正在为幽州军的事情烦心的时候,驻守在黑山的黑山军收到了东方剑派人送去的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六个字,那就是:要么战,要么降。虽说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是信中所透露出来的霸气是个人就可以看得出来的。要是搁以前的话黑山军的诸位很有可能会大骂一声后,不再想这件事。但是现在发出这封信的却是北地三州的最高统治者,他手下的幽州军战斗力之强天下罕见,现在他们又是下大胜之威而来,如果自己等人真不投降的话,那么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刀下之鬼,如果说是别人的军队自己等人可以不放在眼里,可是现在来的人可是威震天下,自从组军一来,还未尝败绩的幽州军,就凭自己这么点儿能是人家的对手吗?黑山军的首领张燕决定召集自己麾下的几位大将一同商议此事。

    东汉末年的黑山军形成于黄巾起义被东汉政府统治瓦解的大环境之下。冀州作为黄巾军起义的首发地,各地的政府机构几乎一时被黄巾军所摧毁,这为黑山军的形成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在黄巾军起义的同时,黑山军的主要首领博陵张牛角、常山张燕就已经聚众起事,只不过规模较小,“在山泽间转攻”而已。黑山军真正形成规模并对东汉政府构成威胁是在中平二年二月。对于此时黑山军的具体情况,《后汉书・皇甫嵩传》载:“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各有所因。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贼帅常山人张燕……乃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寇贼更相交通,众至伯万,号曰黑山贼。”由此可知,黑山军的活动区域是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等地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黑山则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故史书称之为黑山军。

    在三国志中曾经记载,黑山军的首领各部渠帅多来源于社会的下层,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组织结构也不向黄巾军那样严密,但是其军事实力较强,队伍人数达数十万,并且以太行山脉为根据地,其领导人善于根据当时关东的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决定自身的政治取向,善于利用太行山的有利地势而采取灵活的组织方式和战术,因而使得黑山军得以在袁绍、公孙瓒、曹操等军事集团中纵横捭阖,成为影响关东地区各军事集团势力消长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其“联公制袁”的政治策略,则成为袁绍与公孙瓒长时期相持不下,曹操势力得以趁势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说黑山军事中平元年至建安十年一股对北方政局产生较大影响的政治军事力量。

    当张燕将东方剑所带来的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各人的表情完全的不一样。要知道张燕虽说是在场诸人共同推选出来的首领,但是这么大的事还是不敢私自做主。现在的黑山军分成了三帮,以于毒为首的原先跟随张牛角的旧黑山军派,一部以张白骑和白饶为首的后来才上山的新黑山军派,第三就是以张燕为首的拍派系,其中以张燕控制的属下是最多的,大约有三分之二之多,领军的人物都是张燕这些年来所亲自提拔的将领对张燕是忠心耿耿。

    张燕看着大帐内的气氛有些沉闷,他就率先打破气氛道:“刚才我已经将幽州的信件给大家说了,现在我

第一八七节 黑山军归降-->>(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