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九节 改制与科举(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绍为什么能够聚集起那么多的人,究其根本就是他的袁家从汉建国s时就是豪门大族,更何况还出现过所谓的四世三公。所以为了打破这些个所谓的豪门世家所把持的一切,也为了给那些个寒门士子们一个机会,我才在幽州成立了文学院和军事学院。可是没有想到这些个地方现在也成了那些个豪门大族争权夺利的地方了。”

    贾诩道:“臣等身为下属未能体会主公的苦心,使得主公的心血流于外人之手,属下等真是难辞其咎。”

    “文和不用这么说,事情又不是你惹出来的,是这个时代所造成的。”东方剑劝解道。

    “那主公,你想怎么办。”贾诩想了想问道。

    东方剑道:“我想对幽州的所有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贾诩不明白的道。

    “对,进行改革。(.la 好看的)”东方剑道。

    “那依主公的意思,制度该怎么改。”

    “我只是有个想法,具体的实行起来还是要与你们商议以后才能定的。”东方剑道。“我的想法就是把我幽州军、政、法各部门全部分开,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但又互相监督。

    “只怕主公将兵、法、政三学分立考虑的还不仅仅如此吧?”看东方剑的样子,贾诩不知怎么的着实有些不待见了,他微笑的瞅着自家的主公,眯起了眼轻声试探道,“我总觉得主公这样做还有其他的想法,似乎还有要将我们所有的衙门按照与这个类相似的办法进行细分的想法吧。”

    “唔!你看出来了?”东方剑看着贾诩,脸上有着淡淡的笑意。

    “不是看出来了,而是猜出来了。”贾诩微笑的解释道:“我与主公相处了这么些年,主公心里想什么,打算做什么,诩岂会一事无知?虽然很多时候主公打算做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总是带着些许古怪的,但一旦事情完成了差不多,有了些许结果显现的时候,我们都惊讶的发现主公做这些原来都是有原因,主公都是为了达成某一个结果,而去安排某一件事情的,久而久之我们自然都认为主公是绝对不会做无谓之事了。”说道这里,贾诩微微一顿,冲东方剑笑了一笑,这才解说继续下去:“既然主公做事都是有目的的,那我们也只要猜测出相应的目的就可以了:开办文学院和军事学院都一样是为了收天下的人才为我们所用。我幽州文学院出来的人因为受了我们数年的教育,其想法都与我们相近就具体职务的安排而言,也必然符合我们的要求。可以说衙门和学学院之间是有着某种必然联系,而这种联系我想就在今后衙门别属的区分上。主公既然认为每一个类别都需要精专的人才,那么表现到衙门上,也就变成了每一个大衙门下就有许多细化的部门以吸收专门的人才,从而让衙门里办理的事情变得更加准确、更加合理。学院教出专门的人才,衙门招收专门的人才。这一出一进,各得其所,才是让人才不至于浪费的最好办法啊。我想主公大约也是有了这样的打算,才会作出如许的决定吧。”

    “没错,我是有这样的打算。”东方剑敛容点了点头,向贾诩求教道,“这个念头存在我心里许久了,直到最近我看到我幽州以及这冀州的官场的形式才有些许头绪理出来,如今倒想让文和你好好的帮我参详一番看看这究竟有几分可行性。”

    “主公请试言之。”贾诩朝东方剑一摆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要成就一方割据势力,兵马、钱粮、地盘是必不可少的。兵马可以简而言之可以算作军事实力,而钱粮、地盘则可以归做后勤实力。要割据,军事实力和后勤实力都需要具备才行,否则是断不能成事的。大汉之所以会变成如今的这个地步,其关键就是让地方任上的官吏掌握了军队所致。原本这地方的头头如太守、刺史等原本就具有了地方的行政、执法、财政之权,如今又加上了军队的统领权,这使得地方的官员完全能够用地方上的财政去养地方上的兵丁,从而令地方上的军人不知道自己是国家的军队而以为自己是某某长官的人马,此乃大弊也。”东方剑忧心忡忡的说道:“我思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将地方和军队完全区分开来,在把地方的权利一分为四,并在军队上增加监理一职。”

    “军队和地方完全区分?再把地方的权利一分为四,同时增加军队的监理?”贾诩闻言眼睛不由得一亮,似乎在一瞬间把握到了什么,“主公请先解释一下。”

    “所谓军队和地方完全区分,简单说来就是让军队的将军只管军队里的事情,所有的银响、钱粮等物都有即将成立的后勤部门逐层下发,而不与地方做任何的

第一七九节 改制与科举(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