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七0节 冀州攻略(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冀州,是大禹治水以后划分的九州之一。冀州为九州之首,地域十分广阔。冀州为九州之首,唐、虞、夏、殷皆都焉,分布的地方就是中华民族最初发源之地,就是河内,指的是山陕间的黄河以东、晋豫间的黄河以北,包括了现在的山西南部(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河南东北部(殷墟安阳),和河北西南角、和山东最西的一部分。这里囊括了华夏族形成过程中所主要活动的地方,尧舜禹时期的中心地带是今黄河以北的山西运城、临汾,夏代主要是在运城、临汾及河南黄河以北部分的西端,而殷商的中心地带是这个区域中黄河以北的东端(安阳),包括河南的东北、河北的西南角以及鲁西的部分与之接壤的地方。这和当时的族源有关,殷商本是炎黄体系外的东夷部落。冀州是上古时的中心地带,因而被奉为九州之首。

    上古时代因地跨黄河,今辖区分属冀、兖二州。饶、昌、武城、武罗均系境内主要封邑方国。春秋时期多归晋国。战国时代为燕、赵之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钜鹿郡。汉代属冀州刺史部,先后设有广川国、信都国和安平国,今辖县市区多为此时建置。三国时系魏国冀州域,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境内分属安平、博陵、渤海三郡。晋代仍为冀州所辖。隋时,南部属冀州,北部属公元596年所置深州。唐代属河北道。宋初冀州属河北东路,深州属河北西路。元初,观州治所移至县城(今景县城),并于公元1265年复称景州。此后直至明、清,先后为中书省、京师、直隶省所辖,境内仍由冀、深、景三州分领。

    冀州是古黄河、漳河、滹沱河等水流冲积而成的低洼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质地比较适中。沙壤质和轻壤质土壤占总土种的85.3%,是粮食、棉花生长发育较理想的土壤,中壤质土壤占总土种的14.7%,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耕地面积较大,土壤类型较多,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地势平坦,有利于提高农田基本建设和机械化水平。部分土壤土体结构不良,母质含盐碱量较高。冀州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季风气候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光热资源比较丰富。气候资源有利于作物生长,但由于大陆季风气候影响,大风低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冀州市因受西部太行山影响,大陆性气候明显,属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境内地上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外来客水,石津渠水三部分组成。

    北平城的议事大厅里,荀攸正在向即将出征的众位将军介绍冀州以及并州的情况荀攸道:”冀州的常山国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幽州震慑。(.la 无弹窗广告)若夫历清河、下平原、逾白马、南下中原,就如同高屋建瓴、在平原上跑马一样简单。另外,河间国也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河间国北拱幽蓟,南临青济,水陆冲要。自古幽燕有事,没有不先取得河间的,此二处可为冀州的中腰。”

    戏志才走到地图前指着并州的太原道:”与冀州常山、河间对应的是并州的太原。太原是整个并州的重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井陉将太原与常山地区连通起来。控制井陉对于大形山(太行山)两侧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哪一方,只要顺利穿越井陉,便可进入对方腹地。相对而言,井陉对于冀州的重要性有过于对于并州的重要性。并州地势高峻,冀州地处平原,自常山逆井陉仰攻太原较难,而自并州穿越井陉东下常山却较易。”

    东方剑道:”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幽州,并且已经将幽州最大的外在条件给征服了。你们要知道冀州的山河形势,足为英雄凭资。现在天下纷乱之际,冀州是极易卷入争雄逐鹿的行列的。另外,冀州又是曾经塞外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一个主要方向。古来,冀州的战事要么是与中原争夺天下,要么是抵御塞外戎狄。而我幽州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华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沿桑干河正东方向有居庸关,南侧则有飞狐口、紫荆关、常山关。居庸关一带山势较险,且地近北平,历代经营有素,防卫较重,不易突破;而紫荆关、常山关一带山势较缓,且隘口较多,易于突破,塞外胡人从这里入侵造成的威胁更显得严峻。但是,与北平城隔太行山相望的便是平城(山西大同)。平城北部山地低口为塞北胡人的进入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通道。胡人一旦进入这个区域,只要沿桑干河及其支流河谷低地向东,即进入冀北、幽州,抵达上谷、渔阳一带,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将这个最大的敌人给彻底的的消灭了

第一七0节 冀州攻略(一)-->>(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