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
    孙坚怒吼道:“刘表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病猫啊!敢小看我,你是个什么东西呀!”
    双方立时剑拔弩张,刘表退到军队之后。孙坚飞马相逼,此时山后伏兵尽皆出动,背后的蔡瑁、蒯越也赶来了,把孙坚团团围在了垓心。
    刘表用铁桶政策围困孙坚,围得那是密不透风,别说孙坚啦就是个蚊子都未必飞得出去,刘表在阵后洋洋得意,心道:孙坚除非你能飞天遁地,否则你就别想逃出!可是俗话不是说了嘛“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而江东猛虎孙坚也有这样的三个好帮手程普、黄盖、韩当,多亏了这三将拼死护主,抱着即便必死也要送孙坚回归江东的信念,拼杀于刘表阵中,三将犹如困兽,红着眼杀开一条血路,护着孙坚,带着已死伤大半、.la [棉花糖]虽说孙坚并无大恙,可是经过这一劫,孙坚与刘表的仇怨结却结下了。
    孙坚回到江东后,整军备战准备找刘表报仇,在这过程中孙坚在江东又征兵十万余,准备练好兵攻打荆州报仇。
    过不久后,他就收到了淮南袁术的信。心中要求他攻打并州刺史刘表。而自己则是攻打自己的哥哥袁绍,为此还向朝廷表彰孙坚为征南将军。
    袁术与袁绍的关系一直就很是紧张,袁术不必袁绍,袁绍还是有点才华的,而袁术呢就是一个蠢货。他是一个志大才疏,而又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人。他是一个不服他的哥哥袁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嫡子就应该得到袁家的一切,可是袁绍因为是长子而且很是得袁家各长者的欣赏,为此他的心里很是不平衡,就向处处压他一头。
    这次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冀州后,有两个人的心里很是不平衡,一个是并州刺史公孙瓒,一个就是袁术。袁术在南阳闻听这事儿以后,也觊觎冀州这块大肥肉,想要从哥哥袁绍嘴里分一杯羹。但是袁术知道自己哥哥的秉性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到手的肥肉分别人一口,随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怎么做的呢?他就派了个使者到袁绍那告诉袁绍说自己想从他那要军马千匹。此时的袁绍很是狂傲,现在一见到袁术向自己要军马,袁绍想都没想,就给一口回绝了,袁术对于哥哥的傲慢回绝很是生气。经过这一变故,使原本就势同水火的兄弟关系更加变得如履薄冰了。索马不成,袁术又生一计,转向荆州刘表借粮二十万担,不想又是一次自取其辱,刘表也没答应,也是一口回绝。袁术这下恨得是咬牙切齿,眼珠一骨碌,想到一条妙计,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把两厢受的气都出去。他派人秘密前往江东带给孙坚一封信,唆使孙坚讨伐刘表。按说是个人就知道这是袁术的挑拨离间,是个人就得好好地坐下来用大脑仔细的想一想?可是这人啊,不能太忿怒、太急躁,否则就容易被怒火冲昏头脑、出乱子,孙坚就是这样。他一看到袁术信上说先前刘表在荆州劫杀孙坚是袁绍的主意,现在这俩个家伙又在私下里研究偷袭江东,置孙坚于死地,然后瓜分江东地盘。所以孙坚得快点行动,先下手为强,兴兵讨伐刘表;而袁术自己则去攻打哥哥袁绍,这样一来,孙坚的仇就得报了,袁术也能取得冀州。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所以孙将军一定要尽早决定,千万别贻误了战机。孙坚边看着书信,边和帐下部将商议,说道当日刘表险些要我姓名,此仇不报不快。如今天赐良机,此时不报更待何时!说完又征求帐下程普、黄盖、韩当等大将的意见。
    几个人略一合计,统一了一下意见后,程普道:“主公袁术诡谲多诈,不可轻信,所以出兵荆州一事,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孙坚此时哪里还能三思,满心想的都是一雪前耻,恨不能杀刘表而后快,所以虽然是象征性地征求了一下意见,却并不想采纳与自己相悖的建议。所以孙坚道:“他袁术爱耍诈、动鬼心眼儿就让他动去、耍去,我还真指望他帮我呀,我就是想去报仇,洗脱我所受的耻辱。”于是下了军令,让黄盖先到江边安排战船,尽可能多多地往小船里装备军器粮草,往大船里装载战马,克日兴兵讨伐。
    刘表在江中的探子闻之此事,迅速回报了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刘表一听如遭雷击,呆立了一秒钟后,才想起要召集部众商议对策。谋士蒯良说道:“主公不必忧虑。孙坚跨江涉湖而来,一路劳顿奔波,哪里还有气力、精神和我们鏖战?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我方占有优势。可以让黄祖将军率领江夏的将士作为先头部队,而主
第一六二节 孙坚之死(一)-->>(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