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五九节 朔方争夺战(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择进攻匈奴人的后军。

    霎时间,龙骧卫军便咆啸着来到了匈奴人的阵后。弓如满月,箭如雨下。匈奴后军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倒下了一大片。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一条又一条的长龙呼啸而至,一阵又一阵的箭雨从天而降。

    匈奴士兵的信心出现了动摇,忽然,他们在心底产生了一丝恐惧。听到了后军的骚乱,于夫罗也不管汉军五将对自己的追击便飞马便赶到阵后,组织士兵分兵抵抗。

    于是,匈奴军的阵形终于稳住了,众匈奴士兵也终于能喘口气了。但是,他们的噩梦还远远没有结束,这时候龙骧卫军汇合成一支部队,手中的横刀高高举起,快速的向匈奴军攻击而去。

    他们前进的速度很快,来去如风的匈奴铁骑根本没法和他们比,不仅如此他们发出的震撼力却也是匈奴铁骑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就这样裹挟着一路烟尘而来。见到这样的一支骑兵,于扶罗也不禁大为惊愕,因为,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所知道的骑兵,要说他们是重骑兵吧,他们的速度太快,你说他们是轻骑兵吧,又见他们全身铠甲。

    但今天,他却看到了这样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骑兵部队,这怎能不让他震惊?他那知道这是东方剑用后世的记忆所造出来的初级轻型铠甲,这样的铠甲的重量只比重骑兵所穿的铠甲轻了一点,但是却比轻骑兵的铠甲重了一些,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只能这样了,而且也只能造出不足万副,因为这东西太费钱了,所以只能先给自己的龙骧卫军穿上。

    战争是残酷的,因为他不会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更不会给任何人思考的机会。

    正在于夫罗惊叹的时候,龙骧卫军的骑兵已经来到了眼前。

    “突―击!”

    横刀出手,一排匈奴兵的尸体已经倒在了地下。这,还不算完。他们再继续向匈奴人的纵深杀去,他们的想法就是和前面受到阻挡的幽州军汇合。而这时那些个被龙骧卫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震撼的匈奴骑兵也终于反应过来了,向他们杀去。

    可惜,他们永远没有这个机会阻挡他们了,龙骧卫军的横刀重重的劈下,此时他们的速度已经完全起来了,在加上他们的力量和骑兵奔跑起来所带的冲力,顿时间挡路的匈奴骑兵被劈开两瓣。

    而接着,龙骧卫军又是一刀,一路劈砍而过。横刀一般全长七十到八十厘米左右,刃长在五十到六十厘米之间,厚度约六到八毫米,宽度也比实战汉刀小一些,一般在三厘米到四厘米之间。唐横刀的刀柄两端较宽,中部稍细,便于单手持握。刀身长,刀背厚,来势凶猛,杀伤力极大。一路劈砍,便是一路血光。

    于夫罗想阻止这一切,但是在战场上,他实在是太渺小了。他的命令,根本没有几个匈奴士兵能听得到。而自己身边的几个大将,也都不知道去了哪里。更何况还有五员大将正在紧紧的盯着自己。仗打到这个份儿上,他知道,他输了,他低估了幽州军,低估了周瑜。战争是残酷的,因为它也不会给任何人后悔的机会。

    而此时在正面,在幽州军的连番打击下匈奴兵终于抵挡不住了,纷纷向后退去。可他们的身后,却是自己的同伴。

    而此时吕布等人也顾不上再找于夫罗了,他们纷纷向匈奴人冲去。此时幽州军的众人都知道,围剿开始了。

    在草原上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也是残酷的,这造就了匈奴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尽管,他们已经被团团包围,胜算渺茫。尽管,他们已经伤亡过半,抵抗乏力。尽管,他们正步步后退,心生怯意。但是,他们依然不折不挠,依然在做最后的抗争。

    而见大势已去,于扶罗便下令突围。领着几千亲卫骑兵,于扶罗便向着战场包围最松懈的地方冲去,

    此时,十几万大军又混战在了一起,战场上混乱不堪。尸体横七竖八,而大多却是断肢残骸,完整的尸首少的可怜。铠甲和武器也到处都是,而大多数都已被鲜血染红了。

    见这一场战斗竟如此残酷,见惯了生死的周瑜和徐庶也不禁叹息不已。而周瑜的脸色铁青,牙关紧咬。在冷兵器时代,对于一场战斗来说,战法,装备,士兵素质,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人数。只要人多,便可获胜。只有有了人数上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战法和装备的作用。而象这样的野外冲突决战,如果没有人数上的优势,再好的战法都是没有用的。

    此时周瑜不禁暗自叹息:要是自己还留有一只预备队就好了,自己太高估自己了,如果自己不是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部队都投

第一五九节 朔方争夺战(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