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他知道后世自己的民族所遭受的迫害是怎么样的严重。东方剑知道汉武帝虽然被少数‘汉人’诋毁,但却被绝大多数汉人奉为英雄。他以强势铸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给了我们民族傲立天地的自信,因此,在这片大地每个人的灵魂的灵魂深处都被烙上了一个永远的‘汉’字。
    汉武帝当年的征战虽然给当时的汉民族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但在之后,整个中原大地却迎来了长时间的和平安宁环境。汉武帝用一代人的牺牲与付出换来了汉民族百姓的长久幸福,难道这种牺牲和付出不值得吗!
    反观宋朝,这个朝代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讲仁义的朝代。(.la 好看的)当时的对外政策有一个普遍的论调,就是说用军事力量去征伐异族是无效的并且又劳民伤财,主张用现今的文化和高尚的道德去感召那些虎视眈眈的异族,使他们臣服在天朝之下。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之下,宋朝军队虽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装备,但却无所作为,本来应该是开疆拓土的猛兽硬是被懦弱的宋庭和迂腐的文人给养成了看家狗。
    最后,异族不仅没有在宋朝宋朝先进文化的感召下臣服,反而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侵略浪潮。宋庭先是丢掉开封,连当时的两个皇帝都做了异族的俘虏;而后丢掉黄河以北;再丢掉长江以北,最后在蒙古铁蹄的洪流中,宋朝的历史结束了。之后是长达一百多年被异族统治的黑暗时代。当然这在某些人的论调中叫做民族大融合。
    宋朝将自古以来某些人高唱的和平仁义高调付诸实践,但结果是既可悲又可笑。汉民族差一点被灭族,汉民族在懦弱的宋庭和自以为是的仁义思想的统治之下差一点在残酷的世界森林中被淘汰。
    仁义其实不过就是一件外衣,一件为自己攫取最大利益的外衣。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为了讲仁义而讲仁义是非常可笑的。仁义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讲的,只有强才有资格讲仁义。我能够干掉你,但我却不干掉你,只须要你向我臣服,并将你的财产分一半给我,这种行为就叫仁义。而弱对强是没有讲仁义的资格的,弱只有臣服的权利,或假意臣服以待时机使自己成为强。
    那些不切实际的仁义高调对国家民族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它只会葬送掉国家民族的前途。要让国家强盛,要让人民不受欺辱,只有强悍的性格和政策。
    东方剑接下来又听了一下关于幽州民政方面的事情后,就将会议的主题给亮了出来。东方剑道:“剑此次将你们给召回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想必我不说大家都应该知道了吧,那就是对外作战。”
    东方剑的话音刚落,顿时间下面就窃窃私语起来,所有人想的都一样那就是此次的对手是谁。
    东方剑好像知道他们意思,道:“前天有人报我说,咱们在辽东建设的沈阳和大连两城,恐怕要拖后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我当时问为什么呢。来人说劳工不够了,咱们上次所抓的俘虏根本就不够用,所以我将你们召来就是想问问你们,咱们该怎么办。”
    “那还用说,去草原上抓去。”东方剑的话刚落,张飞的大嗓门就率先话了。听完张飞的话,其余诸将,都在哪吵吵着要去草原上抓俘虏。
    看着众将群情激奋的模样,东方剑就知道,自己此次的目标已经达到了,在东方剑的心目中只有一听到有仗打就嗷嗷叫的部队才是好样的,也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困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去完成。
    而在场的这些个文官,在几百年的儒家思想熏陶下早就已经将他们骨子里的血性磨的差不多了,现在听得这群武将们在一旁嗷嗷的直叫,将他们心底的那股埋藏已久的血性也给彻底激起来了,恨不得自己立马成为在场武将中的一员,为了自己的理想效命沙场。
    东方剑制止住群情激奋的众人,出口道:“此次我们作战有可能是自我幽州军成军以来最大的规模的行动,此次我打算将我幽州的四十万大军全部派出去,彻底的剿灭未来来自草原等地的威胁。”
    众人一听东方剑的话,均是一怔,四十万大军全部出动,这是什么样的规模。虽说众人都知道这次作战很可能是大规模的,但是没有想到自己的主公会动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知道四十万大军的心动,自从大汉建立以来也只有汉武时才有过的行动,但是当时参战的只有十万人,而剩余的三十万人均是后勤。
    东方剑这次一动就是四
第一三八节 战争启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