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六节 诸侯讨董 (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豫、兖、冀、并’尽收囊中,适其时,天下已得其半,主公千秋霸业,自此岂不唾手可得。”

    董卓听完李儒的话后,随即任命徐荣为虎牢关守将,任命华雄为汜水关守将,封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赶赴汜水关迎敌。

    华雄道:“吾斩众诸侯级,如探囊取物耳,请主公放心。”

    董卓知道华雄的本事,毕竟华雄是自己原本的底班,老人。也惦着让华雄为自己原先的西凉兵马争口气。

    这华雄兴致昂昂的领兵来到汜水关,刚到了汜水关,就碰上了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率三千的步兵在关下叫战。在孙坚离开不久,济北相鲍信怕孙坚抢了头功,私下命令其弟鲍忠带领三千军兵抄近路拿下中牟。孙坚尚在途中,鲍忠便已赶到中牟。立即上前搦战,恰逢华雄赶到。华雄看到一名无名小卒前来搦战,不作歇息带领身边五百轻骑出城迎战。这华雄一边向外冲,一边还大声地喊道:“那个狗贼胆大,竟敢来此叫嚣。快快出来受死。”

    鲍忠看到敌方一员大将,猿臂豹头身长九尺虎体狼腰,长得十分凶恶。那鲍忠一见之下,猜知自己抵敌不过,心胆俱裂,领着自己的部队就惦着逃跑交上手后更是心底凉,两个回合便要拨马逃跑,可这步兵多会儿能跑过骑兵的。很快的被华雄追赶上来,华雄到的近前,被华雄手起刀落一刀就把鲍忠斩于马下,其所带兵马被董卓军掩杀十余里死伤大半,而这鲍忠带来的那些士兵,将校,也全都被华雄的兵马俘虏了。

    可这华雄回到关内,不仅没受到表扬,反而却招到了李肃的责罚。这华雄虽然是此次统军的大将,可一来李肃身为中郎将,这李肃的官职要大于华雄的骑晓校尉。二来,这李肃身为此次兵马的督军,有监管主帅的权利。故此,这李肃以华雄不明敌情,贸然出兵,置汜水关安危于不顾为名。责打了华雄二十军棍。随后又把此次的战报胜果,以及华雄的过失,报与了董卓。那董卓看到了大胜,也高兴得顾不上追究华雄的罪名了,对李肃、华雄等人大加封赏。连那华雄也被升为了都督。

    可就在华雄被打不久,那长沙太守孙坚却率领着自己的属下家臣,四位大将,前来叩关叫阵。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县吏出身,因勇敢又有谋略被官府赏识,提拔为军官。孙坚参军后多次成功平定汉末叛乱,又随朱?征讨黄巾,立下许多功劳,被东汉朝廷封为长沙太守、乌程侯。后董卓乱政,孙坚联合袁术,参加了诸侯联军,征讨董卓,表现最为积极,数次击败董卓的部队,历史上就是他斩了董卓的大将华雄,而非关羽。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兵洛阳,修复被董卓破坏的皇陵后返回鲁阳。

    这长沙太守孙坚手下的四员大将可不得了。这第一个,乃是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这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这四个人都是从嘉平元年就开始跟随孙坚的大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一百零六节 诸侯讨董 (三))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