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六节 动乱开始(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身上着手。

    此时听的董太后向自己问计,张让考虑了一会,认为这是一个翻盘的绝佳机会,立即向董太后建议道:“太后可以垂帘听政,并且让国舅董重掌握兵权,封太后的儿子为王。然后重用与何进不和之人与臣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董太后听过心中大喜。

    第二日董太后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临朝听政,再朝堂之上封刘协为陈留王,封董重为骠骑将军,让张让等宦官干预朝政。

    夜里何太后前来劝阻,抬出大汉律后宫不得干政的训诫。董太后一听大怒,骂道:“尔等身为屠户懂何事!”气的何太后连夜找来何进告之他董太后所说的一切。

    何进听完何太后的诉说之后,怒气匆匆的回府找来自己的心腹及王公大臣商议,.la [棉花糖]

    上朝时,即有大臣奏道:“董太后原本藩妃,现新君已立,当速离皇宫!”于是,何进命人将董太后请往河间,同时派兵围住骠骑将军董重府院追缴印绶,董重知道事情泄漏,于后堂自杀。

    张让等人看到董太后已无法依靠,立即改换门庭投向何进之弟何苗。送去大量金钱还有从东方剑那里得到的新奇器物,何苗欣喜卖力为十常侍开脱,再次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然而张让的这个主意引起的连锁反应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

    东方剑身为朝廷众臣,先皇所命之辅政大臣,连续几个月都不上朝,众人觉得事有蹊跷,正当众人追问之时,曹操将何进堵在皇宫外的是一说,大臣们对何进这排除异己的方法及不认同,但是何进现掌控朝廷大局,众人是敢怒而不敢言。

    何进听闻此事后,忽然觉得东方剑留在洛阳迟早会对自己不利,向将东方将调回幽州,但是他知道东方剑身为先皇所任命的辅政大臣,自己是没有办法调动他的,正当何进为如何将东方将赶回幽州所烦恼的时候,袁绍提议道:“大将军,现在东方剑驻扎城外就犹如一根鱼刺,令人难受,绍知道大将军想将他调走可是有没有权利,但是大将军却漏掉了一个可以改变局势的重要人物。”

    何进急忙问道:“何人,本初快快说来。”

    袁绍道:“当今皇上,东方剑自命为大汉忠臣,如果皇上下圣旨让他回幽州的话他就不得不回,如果他不回,那么大将军就可以以违抗圣旨的罪名将他列为叛逆,起洛阳诸军一同讨伐。”

    何进大笑道:“本初此计甚妙,我明日就进宫,请皇上下旨,以为北方重地幽州无人镇守为名将他调回幽州。”

    自从何进领兵进宫后,东方剑就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洛阳城内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洛阳城的所有事情都瞒不过东方剑的耳目。洛阳城中何进与宦官的角力,董太后与何进及何太后的争权等等,虽说这一切都没东方剑什么事,但是却处处又能够看到东方剑的身影。

    东方剑在洛阳城中的骠骑将军府的书房内,听着最新的情报。

    东方剑得知袁绍向何进献计后,大骂道:“袁绍匹夫,你当真以为剑不敢杀你吗?还有何进匹夫,只知争权夺利,罔顾国家民族,你乃亡我大汉的罪魁祸。”

    东方剑骂完后,自己忽然间大笑了起来,书房内的贾诩、荀攸、戏志才三人看着东方剑忽然间的大笑不知如何是好。众人都听出来东方剑的笑声中充满了悲愤、委屈与不甘。

    东方剑笑着笑着,眼泪不知不觉的就流了出来,众人觉得那是委屈的眼泪。

    东方剑的笑声越来越小,东方剑停止笑声心道:东方剑你你一直埋怨人家祸国殃民,那你自己呢,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又何尝不是罔顾国家与民族,你又有什么脸去骂人家。

    东方剑看着三人道:“传令下去,我们准备回幽州,洛阳毕竟不是我们能待的地方,我们现在还不属于这里,等我们再次回来的时候,谁都不可能再把我们赶走。”东方剑说这句话的时候,身体里不由自主的爆出一股强大的自信。

    这些年来在东方剑的带领下,所有的人都在仰望东方剑,因为他的决定还没有错过一会,所以当东方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所有的人都没有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主公,相信自己的战友。

    翌日,东方剑接到了让他回幽州的圣旨,接完圣旨后,东方剑二话没说当天就带军回转幽州而去。

    东方剑看着洛阳城那高大的城墙,东方剑心道:自己在洛阳的使命已经完了,等自己再回洛阳的时候,就是自己掌控天下大局的时候。

    光熹元年五月,东方剑回到了幽州,会到幽州后东方剑命令贾诩的情报部门严密监视洛阳城的一

第九十六节 动乱开始(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