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五节 平定黄巾(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随着长社战斗的结束,黄巾军在中原腹地最大的一支部队已经被消灭,而作为黄巾军三大脑的之一的地公将军张梁也被东方剑手下射杀,这样一来在大汉境内剩下的还有作战能力的,能够作为朝廷心腹之患的黄巾军就只有冀州的张宝领导的黄巾军残部和南阳宛城一带的张曼成所部了。

    在长社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东方剑就提议官军的下一步就是支援冀州和南阳战场,争取早日将黄巾军所燃起来的这场大火彻底扑灭。东方剑的提议得到了皇甫嵩、朱隽和曹操的支持。众人商量的办法就是东方剑率领幽州军和皇甫嵩、曹操率领官军的大部分主力支援冀州战场和张宝面对面的决战。因为朱隽和南阳太守秦颉素有交情,担心秦颉不敌,遂打算南下帮助秦颉,于是说道:“诸位有精兵接近五万,应该可以大破张宝,吾担心南阳局势,遂打算南下南阳接应秦颉太守,准备在南阳大破张曼成,不知道诸位的意见如何?”

    众人知道他说的虽说是要协助秦颉但是真正的目的是要在战场上大败张曼成,以报自己败给他的一箭之仇。众人虽说都知道,但是却均不说破,众人皆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分兵两路,分开决战!最后皇甫嵩道:“如此就这样,我们北上与张宝决战,公伟南下。”

    五月份,经过长途跋涉,皇甫嵩,曹操,东方剑带着部队终于抵达了邺城,准备跟正在于张宝对峙的董卓会师,而张宝现在也已经陈兵广平,邯郸一线,并且已经兵进魏郡,两军对垒。

    再说东方剑,这一路上都在想着此次要见到三国著名人物董卓了,心中一直在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对董卓采取怎么样的态度。这董卓正是东方剑对汉末这个时代中,所感兴趣的名人之一。对于董卓的乱政,火烧洛阳,残暴无比,在后世因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就是三岁小孩都知道董卓是那种残酷无情,淫暴异常的一个人。但是东方剑知道,董卓这个人应该还算一个英雄。

    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当时临洮属于边远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羌人的居住地相邻。董卓自小养尊处优,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史书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董卓不仅能识文字,体魄健壮,力气过人,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鞋弓箭,左右驰射。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la [棉花糖]不仅乡里人不敢惹他,周边羌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羌族领豪帅为了保全自己,极力迎合趋附董卓,并且与他结为友好,以求暂时相安无事。地方豪帅们经常带着大量的牲畜和财物前来拜望,与董卓称兄道弟。董卓年轻的时候就常常到羌人居住的地方游玩,依仗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广泛结交豪侠义士。他十分熟悉那里的情况,见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寻思如何来利用和控制他们,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罗亲信,为自己以后的长远展打下基础。于是,在野心趋使下,董卓丝毫不吝惜花费自己的家产,每当羌人豪帅来家作客,他便杀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帅,以取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和拥护。羌人一方面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面感于董卓的“豪爽”,所以都归附他,愿意听候他调遣。一次,一个羌人豪帅见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无几,便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上千头牛,赠给董卓。由此可见,董卓当时在羌人中的影响之大。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注意保持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凭着他非凡的才武,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力量。他经常扮演游侠豪杰的角色,在当地享有“健侠”的美名。同时,董卓还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他们为董卓的义气所感动,后来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随他。

    当时的东汉朝廷急于解决西羌问题。这对于董卓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展契机。西羌问题一直是东汉政府最棘手的民族问题:自汉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开始,羌人就不断动起义,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持续时间也很长久。汉桓帝年间,西羌问题不仅没有得到丝毫平息,反而声势更加浩大。羌人不堪忍受汉

第七十五节 平定黄巾(九)-->>(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