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节 进宫面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来回话。”

    东方剑忙谢过圣恩,站起身来。

    “我听朝中人说,你是汉武名臣东方朔之后,朕呢也让人查过你家的家谱,在王莽乱政期间东方家确实有你的先人为躲避战乱而远避他乡的的记载。从家谱上看你并没有骗朕?”

    “回万岁,草民自幼父母就教育说是,对任何人都可以说谎话,但惟独不能对两种人讲谎话。”东方剑站起来答道。

    “哦,两种人,说说看是哪两种人。”灵帝问道。

    “回万岁的话,草民父母曾说,天下间最不能对着撒谎的只有两种人,一为父母,因为父母对自己有生养之恩,有教育之情,在父母面前说谎,从小了说是调皮捣蛋,无伤大雅。从大了说就是不孝,父母生养之恩乃是与天一样的大,欺瞒父母就是欺瞒上天,对父母撒谎一旦事情很大而父母不知道,则会累及父母是为大不孝。”

    灵帝道:“不错,父母之恩无以为报,岂能再说谎话一骗之。由此可见尔之父母必是明大义之人。”

    灵帝说完就见从左边的大臣里出来一个年逾五旬的老者,身材高大伟岸,相貌英俊不凡,此人道:“皇上言之有理,臣也以为对父母不孝的人,不足为官,因为对自己的父母尚且不孝,何况对天下百姓乎。”

    灵帝看着站出来的人道:“伯喈,此话有理,因为我大汉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个孝子。”

    东方剑这才知道出来的人是被后世称为东汉儒家学者、经学家、文学家、书法家的蔡邑。东方剑虽说没见过蔡邑但是他的字还是知道的,三国叫伯喈的只有一个人。蔡邑少时即博学,师事太傅胡广,通经,熟悉汉代史事,好辞章、术数、天文、音律等。后召为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因上书论朝政阙失而获罪,被流放。遇赦后又遭宦官陷害,流亡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因重其才,被任为侍御史,官至中郎将。董卓被诛后,蔡邑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东方剑心道: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时代的蔡邑应该已经被罢官了,怎么还在呀,难道自己真的把历史都给改了。他正想着呢,就听见灵帝说道:“不知子恒的第二种人是谁呀?”

    东方剑道:“第二个不能对之说谎的人是皇上,因为皇上为九五之尊,天下之主,如果对皇上说了谎话,从小了说就是欺君,从大了说那就是使皇上听不见外面老百姓的声音,不能使皇上做出正确的判断,贻误军机,更有甚者可以是皇帝不问政事,使皇帝成为昏君,草民以为历史的昏君之所以是昏君就是因为下面的臣子不敢对其说真话,蒙蔽圣听,使皇帝成为昏君的应该是这些臣子,而非皇帝。”

    东方的一席话说完,可将整个朝堂弄得是鸦雀无声,每个人都是默不作声,大气也不敢喘,东方剑的话将皇帝和大臣尤其是宦官都给说进去了,东方剑没有去看张让,如果看的话会现张让眼中透出来的寒意,恨不得将之杀死。

    在场的大臣们都以为东方剑再借事进言,希望皇上能够做一明君,而且说的话委婉有理,给皇上留了一个台阶,让人都以为皇上不理朝政是因为有人蒙蔽了圣听。好几个大臣看着东方剑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就在这时灵帝道:“好,很好,子恒的一番话很值得我们去思量,以后众卿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出来,别藏着掖着的,如果到时候有人说朕是昏君的话,那你们就是罪魁祸。”

    以后的灵帝还真好好的上过几次早朝,大臣们大多数都是心花怒放,认为皇帝迷途知返了,不过几次之后,又恢复到了原样,众臣又陷入了以前的状态,不过当时的东方剑已经在幽州了,管不了这件事了,再说他也没打算管。不过这件事为他在士林之中的威望提高了不少。

    众臣道:“臣等一定不负皇上厚望,做一个敢犯言直谏的臣子。”

    东方剑看着他们心道:你们不会事先排练过吧,怎么这么齐呀。

    现在在场的众臣每个人对东方剑都有不同的想法,有赞许的、有嫉妒的、又恨他的。当让东方剑是不可能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心思的。

    接下来皇上的一番话,让众臣都回过神来,让他们知道今天来是干嘛来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