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伦客套。
&&&&他已经是《今古传奇・武侠版》的重量级约稿作者了,从《武侠版》试刊号开始,就没有一期落下,如今《武侠版》已经出了6期,行量节节攀升,张谭功不可没。杂志的读者,很大一批都在追着他的四大名捕系列。
&&&&几可堪称是《武侠版》打天下的头号悍将。
&&&&看看稿子还不是小意思。
&&&&当下,张谭一边侧耳倾听谈话,一边快的翻看投稿信。
&&&&他的阅读度是经过网文时代的轰炸,不但能一目十行,还能大概记住刚才看过的内容,不至于前面看过后面就忘了。
&&&&投稿信里面的稿子,质量层次不齐,不过可能是经过了编辑的筛选,剩下这些,文笔都还可以,只是在故事内容上,要差强人意。
&&&&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
&&&&勉强算得上可以的,是一篇署名“萧拂”的投稿信,写的是一篇《红颜祸水》,文笔和故事都有些老辣。
&&&&除此之外,其它就没有让张谭能坚持阅读下去的文了。
&&&&……
&&&&张谭看稿子的期间,张全顺已经跟陈献民把《四大名捕震关东》的款项,交割清楚了。
&&&&《四大名捕震关东》总共印刷了三版,一共三万两千本,按照合同的规定,一共支付税后十二万五千八百元人民币。
&&&&原本他的版税应该是十三万多一点,不过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码洋、实洋的问题。码洋就是书本的定价,但是在书卖到最后时,会采取一定量的折扣,折扣后的书价就是实洋。作者所得的报酬,一般是码洋和实洋结合的支付方式。
&&&&之前跟鲜鲜文化签订的合同,是销售总额的13%,这里面就是包含了码洋和实洋的总价格,换句话说,卖书卖了多少钱,张谭就从这些卖书的钱里面分钱,无需考虑成本、利润这些出版社该考虑的问题。
&&&&出版合同只涉及实洋和码洋,这对作者是有利的,因为只计算销售额的话,就不用跟出版社勾心斗角了。
&&&&否则出版社要在利润上做假账,能把作者坑得死去活来。
&&&&如此。
&&&&和鲜鲜文化愉快的交接了稿费后,《四大名捕会京师》的出版合同,谈起来就更顺利了。
&&&&――――――――――――――
&&&&求推荐票和三江票,喜欢本书的朋友们还请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