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六章 逃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的偷渡者那样,“再送回屠宰场吗”?

    &&&&据当时媒体的统计,以一人牵动1o个香港的亲人、同乡、同学、朋友计算,华山的3万人就等于牵动着3o万香港市民的心。也就是说,大约每1o个本来在高楼大厦中安睡无事的香港人中。就有一个人要为突然出现在华山山头上的亲人、同乡、朋友的处境担忧。

    &&&&逃港者中不乏聪明人,他们通过记者,不断把消息带到了山下。

    &&&&5月16日,《星岛日报》刊登了《百名难民寄语香港亲友》一文。列下了1oo多名难民在港亲友的名字,呼唤这些亲友赶快上山来救他们。消息很快在全城传开了,整个香港的舆论更加沸腾,人人都在呼喊:“火抢救华山上的亲人”!

    &&&&报纸、杂志、电台,几乎所有的香港媒体都出动了。一批批记者冲向华山抢新闻,他们看到的是一幅幅催人泪下的情景。

    &&&&南粤的五六月已经进入酷暑之季,烈日暴晒、酷热难当。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越境者麇集在华山的山头上。因为害怕被抓,像小野兽一样躲在灌木中、小路上、草丛中,一些孩子因为恐惧在瑟瑟抖。

    &&&&山路上,年轻点的扶着老父亲老母亲,头凌乱的妇人抱着瘦骨嶙峋的孩子。在长途跋涉之后,又饥又渴,有人晕倒在地上挣扎,口里吐着白沫……即将崩溃的越境者们一看到是背着相机的记者。认为救星来了,顿时,整条山道上的人齐刷刷地跪在地下叩头求助。哭泣之声震动草木……

    &&&&按照当时记者的说法,此刻的华山,“泪飞倾盆,天地为之悲泣!”,“因为哭唤的人实在太多,山梁的地面都打湿了!”

    &&&&在香港市民的强大压力下,香港当局认识到抓捕遣送,不得人心、不是办法。终于着手为民众建设安置区。提供木材,在山上及空地构建板屋、安置住所,盖起了一栋栋“徙置大厦”

第二百六十六章 逃港-->>(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