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看来,这实为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但实战中mg42的优越性却显露无疑,无论在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底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美国兵称mg42为‘希特勒的电锯‘。
格鲁诺夫虽然不是像卡拉尼什科夫或者加兰德(m14的明者)那样的枪械大师,但他的研究思路倒是很合乎唐宁的要求,如果说二战时期的德国极度缺乏金属资源的话。那么现在的日本就几乎是根本没有金属资源,所以能省则省。
历经接近两年的建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唐宁在小仓的军工厂终于初见规模,可以生产一些轻型枪械,而且由于受到了红色中国即将成立的影响,美**中加快了“轻型步枪研究计划”(其实这个计划从1945年二战结束就开始启动了,主要是由于m1的质量太大、弹容量太少,所以一直都想研制一款新的步枪来取代),现在已经允许各家兵工厂拿出样枪参与竞选。
由于唐宁的军工厂甚至都没有正式的运营资格。所以他根本就没办法邀请到那些枪械大师,原本还想仗着先知优势去把卡拉尼什科夫的ak47给弄来,在武田毅雄这里失败之后,他才开始四处寻找优秀的轻型武器设计师。可结果让他很是沮丧,现在好的武器设计师要么在苏联,要么在美国。
最后当唐宁看到格鲁诺夫这个不算是武器专家的武器专家的资料之后,
第一百三十二章 武器专家-->>(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