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报告老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邦集团来的,但电报的人可不是他所熟悉的吉米,而是杜邦生产部的总裁马克,看了这份电报,唐宁不禁感慨难怪杜邦能展成美国十大财阀之一,这里面果然有能人啊。

    电报里马克代表董事会大致上同意了唐宁与吉米洽谈的相关事宜,同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方式,那就是唐宁不需要以现金来支付原料和运输费用,可以采取代加工的方式来顶替原料费用。

    其实说白了就是杜邦看上了日本国内廉价而高效的劳动力,但又限于目前的形势,无法在日本国内办厂,所以来了一个偷换概念,将自己需要粗加工的劳动密集型项目交给唐宁来做,以此来顶替唐宁所需要支付的原料和运输费用,这样既使得军部不能干涉,毕竟唐宁负责的是军需项目,又成功使用到了日本廉价的劳动力,同时还能从中获得一部分利润,因为顶账肯定要比现金的额度要高一些。

    对此唐宁没什么意见,因为现在日本最廉价同时也是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了。这个并不是胡说,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都不低,起码在亚洲算得上靠前了,同时日本人还和中国人一样,非常勤奋,不像印度人那么懒。而且唐宁还知道,在后世,日式企业的工作纪律已经到了苛刻的让常人无法接受的地步,据说工人连上洗手间和接电话都必须得请假,但同时日式产品的质量也是享誉全球的。

    三天之后,唐宁回复电报,表示原则上同意该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就得双方见面磋商了,不过估计这次来的就肯定不是吉米那个花花公子了。

    由于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到位,唐宁的四家新厂开始正式的招募员工,虽然在1947年的2月生了多起工潮,也就是工人罢工,但对于唐宁没有任何影响,毕竟可乐工厂的待遇摆在那里,所以前来应聘的人排了老远。

    

第四十七章 报告老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