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产速度,甚至连希特拉都预估不足,忽视了德意志帝国目前的工业实力,三个月内供应一千五百台航空发动机已经是极限了。
不得已,希特拉只好跟威廉二世打报告,重新从中华帝国进口一千五百台高性能航空发动机。
不过中华帝国显然不会只卖航空发动机,那赚的钱太少,要求德意志帝国军方采购至少三千架F15战斗机。
这种F15战斗机目前的性能已经有些过时了,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不光德意志帝国大力研发大推力航空发动机,协约国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已经成功仿制了中华帝国的第一款航空发动机专利――星型转缸式航空发动机。
目前,协约国的纽堡战斗机几乎全部采用星型转缸式航空发动机,整体性能上已经达到中华帝国空军F15战斗机配备的发动机推力。
因此在空战中,德国此前从中华帝国进口的大批F15战斗机已经没有多少优势。
德军在F15基础上自行研发的星型转缸式航空发动机,克服了很多缺点,比如转缸式发动机在转动时有着巨大的惯性,机体很难操控,没有严格训练的飞行员,一旦升空后,控制不了转缸力度,就会在空中翻滚失控。
在这个年代,能够驾驶这种飞机飞上天空的飞行员,坊间都有一个外号,叫疯子。因为只有疯子才驾驶飞机上天,十个飞行员有九个都得完蛋,因为想要控制这种转缸式飞机,需要巨大的力量,飞行员每次执行战斗任务后极度疲劳,下一次空战如果紧随其后进行的话,飞行员过渡疲劳就会增加坠落风险。
当然,这个年代各国军方对于飞行员的重视还不够,对人命的重视更不够。战争爆发后,新征入伍的新兵直接被送来进行飞行员培训,到了后期几乎一个星期简单培训后就驾驶飞机上天,新飞行员十个有九个回不来。
德军飞行员就吃尽了这种苦头,一年时间内,先后从中华帝国进口了五百架F15A和五千架F15A1战斗机,目前几乎损失殆尽,其中被英法战斗机直接击落的数量只有1700架,被地面机枪击落的数量有2000架,而剩下的一千多架F15战斗机都是自己坠落的,让德军的宝贵飞行员死伤惨重。
目前全世界各国的飞行员都没有降落伞,只有中华帝国空军飞行员配备降落伞,可想而知德国损失数千优秀的飞行员,令本来就不太重视空战,缺少优秀飞行员的德军雪上加霜。
中华帝国出口给德国等同盟国的F15战斗机,发动机标准还停留在F4战斗机时代,没有排气管,发动机发动后,烟雾缭绕,阻挡视线,同时中华帝国空军自用的F15发动机是空冷的,而出口的则是水冷的。
这水冷发动机在空战中,只要稍微破损,很快发动机就冒烟,战斗机坠落。
德国飞行员吃尽了苦头,直到希特拉给容克飞机厂设计的容克二型战斗机,直接改进了排气管和水冷技术问题。
因此,德军参谋本部自从有了容克二型战斗机后,就不再进口中华帝国的F15阉割版战斗机了。
可是如今容克二型战斗机产能不足,战场态势已经不允许德军再拖延下去了,闪电战计划必须尽快实施,因此德国参谋本部不得不再次向中华帝国下达了订单。
原本中华帝国打算把更先进的F16战斗机卖给德意志帝国的,可惜当时德军自以为有了容克二型战斗机就不需要F16了,所以当时拒绝了中华帝国的好意。如今德军再想购买F16战斗机,中华帝国军方则不卖了。
在德国外交官反复强调同盟的情况下,中华帝国军方才松口,同意继续出口F15给德意志帝国。
都知道F15战斗机有多坑,德国军方苦逼的不要不要的,最终不得不再次忍痛多掏几十倍的价钱买了一千五百架F15阉割版战斗机。
不过李卫国得知此事后,再次密令军方拖延交货时间。
李卫国认为德国将又一次大行动,因为德国明明已经研发并大规模生产了上千架容克二型战斗机,却从来没有投入战场,这当中分明有什么阴谋。
第534章 提前发生的德国闪电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