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八八章 安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时候,竟然一点还手的力量都没有,被姜海风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摆平了。

    黄秋同看着墙上写的八个大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还真是有至理名言啊,刘建国太小瞧姜海风了。他没想过的是,在姜海风与刘建国的斗争中,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刘建国的p股不干净。在姜海风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对刘建国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这不同于寻常争权夺势的政治斗争,涉及到**问题,刘建国当然是毫无还手之力。

    这个战局是黄秋同所不愿看到的。目前的情况很明显,在常委中几乎呈现出了一边倒的态势,由于他的不作为,支持他的人几乎没有,孤掌难鸣之下,他也想到了拉拢。

    在总结了姜海风的经验之后,他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组织部长陆渐红的位置很重要。如他所想的那样,在姜海风扳倒刘建国事件之中,陆渐红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间接地加速了两人斗争的进程。事实也证明了,姜海风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会,把陆渐红推到了前台,成功地吸引了刘建国的注意力,等刘建国发觉的时候,大势已去,失败便再所难免了。

    所以黄秋同也打算采用这个方法,拉拢陆渐红。不过,他对陆渐红认识不深,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每个官场中的人都贪图权势,陆渐红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无意之中当了姜海风的一回枪,但是他并不介意,组织部长的职责就是选人用人,选对人,用对人。刘建国利用长久以来形成的势力大肆卖官,无论这是否夺取了市委书记姜海风的人事权,都是陆渐红所不愿意看到的。当然,他也知道,组织部长并没有完全的决定权,要想实现选好人用对人的初衷,首先便是要清除掉利用势力影响人事的人,然后再选择一种制度,利用制度来管人,来达到主要领导难以左右自己的目的,从而确保人事上的主动权。

    这正是陆渐红开展公推公选的主要意图。

    基于这个观点,黄秋同的拉拢在陆渐红的眼里看起来就极为可笑了。论实力,

第三八八章 安排-->>(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