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秋天田间的诗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杨帆刚考上大学那年,杨力请他吃过一顿饭,杨帆十分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去镇里买房,杨力曾说不喜欢镇里的人情淡薄,也不喜欢都市人的势利,觉得能够生活的不错就够了,在村里没事的时候四处溜达闲逛也不错,面对乡亲们也有味道。

    杨帆笑着问道:“杨力哥你收割稻子完了,今年还会出去吗?”

    “不打算出去了,出去做什么,路费都要那么多,挣的也少,我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再说,明年出去早一点不就得了。”

    杨帆家种了两亩田的稻谷,没有怎么撒农药,就连除草剂都没有用过,水稻品种也是最好的,产量不会很高但是质量一流,是要留着自家吃的。

    当杨帆开着小型农用收割机的时候,村里人还是惊讶了,忙问好不好使价格如何,当得知价格在四千左右时,觉得还是有些贵。往杨帆的篓子一看是什么呀,熬开了酒糟鸡蛋花儿,好几个脐橙,两个大西瓜,几包烟。

    一家子要抬着车去吗,杨帆,杨老头,周政和,小孟,小明,人也太多了。到了田里,把收割机的刀片装好。杨帆说:“我们还是先吃点东西,喝个酒糟再动手好吗?”

    杨老头瞪了眼说:“你在家不是偷偷地喝过一碗了吗,快点干活去,小明家还有三亩稻子呢。”

    “我不是说说而已,看你急的,进洞房也用不着这么着急呀,哎哟,爹你为什么又打我,我去就是。”杨帆讪讪地下了田。

    一个小时不到,两亩田的谷子全部收割好,不费什么劲儿,只要把握住收割机的方向盘,万事大吉,收割稻子就像散步一般。众人都去试了一把,极容易上手,周政和也觉得有趣说:“这样的确省事多了,原来三亩的稻子收割要几天的时间,累死累活的,现在基本上一天就能弄完了,打谷机也装了电动机,再也不需要脚踩打谷子了,不过就是晒谷子麻烦一点。”

    把收割机抬到小明家的田里,她家的田要零碎一点,分成了五块。小明今年三十几岁了,长的小巧玲珑的,有几分美貌,嫁个村里的一个马大哈,生下一个男孩。可是丈夫七年前出去打工,就一直没有信息,有人说死了,有人说在海南岛另外娶了妻子。小明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艰难地过活,她一个弱女子自然种田不行,父母年龄也大,一家人维持不了生活。村里许多人劝她改嫁,可是她爱抚儿子尊敬老人,不舍得改嫁,但是过不下去的时候,跑到邻居省的一个县里打工做了小姐,每月寄钱给年迈的父母,养着两位老人,这样过了两年,有一天被村里人现她是做那个行业的时候,感动了一个村,就连她年迈的父母都哭着跪在她的面前,劝说她改嫁,她依旧不舍不弃地要养着两位老人。

    玉泉村原本就团结,见如此的好女人,号召大家起来帮助这位孝心的女子,要向她学习孝敬之道,可是每年送钱给两位老人的

第四十八章秋天田间的诗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