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跪坐在李典身旁的赵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李典臂膊,才算没让李典冲上去把许汜痛揍一顿。有赵云一拦,李典稍稍自激怒中恢复了一丝理智,知道此时此地决不能动手,只能怒视着许汜,心里也把主持公道的希望寄托在孟小满身上。
兖州刺史府的一众僚属看到李典这情形,就猜到此人必是李氏族人。那些原来还对许汜突然在曹操面前对李家难懵懂无知的,现在也都恍然大悟的看起了好戏。就是被陈宫、鲍信说服,亲自前去迎接孟小满的从事万潜、毕谌等人也想看看,这个待人客客气气,谦逊有加的曹孟德,会如何回应许汜这般挑衅。
听了许汜这等故意滋事、胡搅蛮缠的话,再看兖州众人俱是袖手旁观的姿态,荀彧也不禁皱起眉来。他知道许汜是故意找事,就想起身反驳他几句。不料他刚想动弹,就觉袍袖被身边郭嘉死死压着,一时间竟站不起来。荀彧侧过脸,正想叫郭嘉让一让,却见对方低垂着头,双目似瞑,好像正打瞌睡模样。坐在郭嘉另一侧的陈宫显然早就看见了郭嘉这幅模样,眉头皱得死死的,叫荀彧忍不住觉得有些尴尬。
荀彧正想推推郭嘉把他叫醒,但他看了一眼仿佛睡得正香,死死压住自己袍袖纹丝不动的郭嘉,又看了一眼上座神色如常的曹操,突然心中闪过一丝了然,改了主意,自己也重新端坐好,不打算开口了。
——在这种关头,这件事情确是交给主公解决更为妥当。
果然,孟小满眉毛一挑,先安抚的看了一眼李典,然后转向了许汜。“许中郎,你言李家与青州黄巾勾结可有真凭实据?”
“事实摆在眼前,哪里还要什么凭据!”许汜语塞一瞬,强辩道。
李典得了孟小满的眼神,心中稍定,又听这许汜强词夺理竟至如此,不怒反笑了起来:为这种小人生气,简直多此一举。
察觉到李典讥讽的眼神,许汜脸皮虽厚,也觉得有点不太自在,急忙说道:“曹公如此询问,莫非是想要庇护李乾之流不成?”
说着,他那眼神不住的向李典的方向飘,显然意有所指。
“本将军为守兖州免遭黄巾之祸而来,虽是暂摄兖州刺史之位,也不会心有偏袒。只是,这事情却要在众人面前说个明白,辨一个是非曲直,才好定论。许中郎昔日被刘公山倚为心腹,当不会不明白这等粗浅道理?”
孟小满淡淡道,声音中不自觉的带上了一种威严气度。她平时极少以官职自称,这次却是故意拿出将军的名头来压住许汜。既然许汜不愿意承认她这个兖州刺史,那她也大可不必倚着这个官衔来与许汜斗口。从军衔论,孟小满是将军,许汜只是从事中郎将,二者根本不可相提并论。她在酸枣面对袁绍等人尚且不惧,何况区区许汜?
其实今天这情形,孟小满也是第一次遇到。她自假冒曹操以来,周围的部下不是曹操昔日忠心耿耿的旧部,就是专门来投曹操之人,莫不对她十分敬重。就是郭嘉总爱开些玩笑,但也确无恶意。而这次遇到这兖州刺史府的众僚属却截然不同。他们多少都有些抵触孟小满这个新任刺史,却又迫于黄巾的压力不得不倚靠她,其中有许多人更不乏恶意,总巴望着能捉住她什么把柄——许汜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奇怪的是,见许汜这样故意生事,她现自己非但不觉得十分气恼,反倒生出一种奇异的兴奋感来。
这种感觉孟小满并不陌生,当初郭嘉戳穿她假冒曹操,后来在濮阳城外对战黑山军,她都有类似的体验。但遗憾的是,每一次,她都不曾分辨出这种兴奋感究竟缘何而来,这次似乎也不例外。
“那是……自然。”听了孟小满的问话,许汜的声音不自觉弱了几分。他也没觉这个曹孟德的表情语气有何变化,但心里却不知为何觉得有点毛,更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挑今天难,是不是做错了。
但是话已出口,现在许汜骑虎难下,想后悔也晚了。
“既明白道理,为何拿不出真凭实据?”孟小满瞪着许汜厉声道:“无凭无据,那之前所说,岂不都是你的胡乱猜测?”
眼见着面前的曹操板起了脸,周身散着武将征伐沙场磨砺出的凌厉杀气,许汜情不自禁的后退了半步,咽了口唾沫。
要知道,许汜本是文士出身,虽然如今位居中郎将之职手握兵权,却不长于武艺,更别提亲自上战场厮杀了。虽说这时代讲究君子六艺,可文武双全的毕竟也是少数。他之所以主动
第十九章 君子不方-->>(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