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主帅旗帜,是张杨张将军兵马。”
“这张杨今日是了什么疯?”夏侯惇脾气最是急躁,气得须皆张,用手狠狠在掌心击了一记,猛地站起身来:“待我出营前去会会这厮!”
说着,他拎着龙雀大刀就要出营叫阵。
夏侯惇这句牢骚,差不多也说出了在场众人的心里话。曹操少年时任侠仗义,在洛阳城里交际广阔,且与张杨同为西园军部属,也有些交情。后来诸侯讨董,张杨率领一支部队也参与其中。双方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又同为讨董盟军,怎么张杨会突然起兵来围曹军?
“元让莫急,此事身为蹊跷。吾听闻张杨本已经投在了袁绍帐下,怎么如今突然……”孟小满连忙唤住夏侯惇。对方围而不打,恐怕另有缘故,若是曹军先动了手,说不定就要落人口实。
“我看,必定是袁绍因为主公驳了他那另立新君的点子,故意挑唆生事。”曹洪闻言更怒,他是众将之中唯一一个全程旁观了辕门之事的人,和孟小满一样对袁绍恨得牙根痒。“他既然知道咱们过了元日就打算兵东郡,自然要挑这个时候难。”
众将都觉得曹洪说得有理,孟小满也沉吟不语。她不得不承认曹洪的分析和她心里的猜测相差不多,这件事恐怕袁绍难脱干系。想到桥瑁、王匡之死,孟小满就觉得后背冷。她看看在座众将,又想想全军将士,极力强迫自己保持镇定,把那恨不得乱军中金蝉脱壳的想法死死压在心底。“咱们一起出去看看,吾倒要看看张杨有何打算!”
曹军众人却没想到,袁绍这次可实在是冤枉得狠了。
张杨这番兵来打曹操,实不是袁绍授意,而是另有他人唆使。孟小满等人再想不到,这唆使张杨的,正是那日向袁绍献宝之人,名唤齐偎。
齐偎这人本没甚真本事,从来都是靠着一些溜须拍马和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欺霸乡里,才在原先河内太守王匡手下混个小小差事。后来见王匡身死,齐偎就思谋着如何能攀上袁绍这个高枝。也是他消息灵通,听说袁绍私下遣人去寻玉璞,就费尽心思弄来一块上好的,准备作为晋身之礼。
谁知孟小满酒席上的一席话,害齐偎的如意算盘全然落空。袁绍虽然当日为玉璞封了他一个小吏之职,还给了他一些钱帛,可有孟小满那番话在先,自然不会再给齐偎什么出头的机会。而齐偎丢了那么大的人,既无颜与同僚共事,又断送前程,心里恨死了曹操,也愤恨袁绍收了礼却不帮他出头,就悄悄离开河内,连夜跑去张杨军中进了几句谗言。
原来有件事,孟小满和郭嘉都不知情,那就是郭嘉离开河内这段时间,张杨正好刚被朝廷——实际上也就是董卓封了个河内太守的官衔。如此一来,原本屯兵上党的张杨就理直气壮的率军来了河内赴任。他本来是依附袁绍,可现在有了官职,连写给袁绍的信都变了味,不像过去没有底气,倒像是袁绍留在河内是他张杨的恩惠一般。
袁绍深感此事大大的丢了他这个盟主的面子,对此事绝口不提,孟小满自然不知情。可身为河内的小吏,齐偎当然知道张杨是马上要来河内上任的。
须知世
第十一章 小人生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