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市直机关或县直机关选拔一些有志青年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时间都是一年,挂职的单位都选择偏远乡镇,让挂职锻炼的干部既能在最基层得到锻炼。又能帮助挂职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到基层挂职期间能够做出成绩的人,市委组织部将会做为重点培养对象,在提拔任用方面给予优先关注。
武阳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一些偏远乡镇,还十分地落后,这除了跟当地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基础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干部的思路不够开阔,找不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地方的干部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话,那么是很难把各项工作做好的。
李南希望通过几个批次的干部交流挂职锻炼。来提升一下相关干部的认识水平,在促进偏远乡镇的发展的同时。也能锻炼培养一批有潜力的干部。
“不仅是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基础干部也要到机关来挂职。只有通过这种上下交叉流动,干部的活力才能被有效地激发起来。”
李南一边想着,一边在笔记本上面将大体思路记下来。
市委组织部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培养,更是关系到整个队伍后续发展的大事情,必须长远规划。
而现在,在武阳市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干部上下流动和交流比较少。比如在市直机关的干部除非是到基层区县任领导职务,不然的话都基本在本单位呆着慢慢熬,而在基层区县任职的就很难到上级机关工作。特别是基层乡镇的干部,基本上就是在乡镇流转。
这种情况下,在市级机关的人缺乏基层经验,根基不牢。而在基础的人对基层情况十分熟悉对底层老百姓的呼声最为了解,但是却又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
这实际上是一种很严重的脱节,对于发挥干部队伍的活力是很不利的。李南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干部挂职活动来缓解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市委组织部长,李南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为武阳市的干部队伍带来一股新风,通过这种挂职锻炼活动,选拔培养一些对基层工作十分熟悉接地气对干部,等这批干部散布到武阳市方方面面,就会对武阳市各方面的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变化。也许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但对武阳市的促进作用是长久和深入的。
当然,这个事情是必须得到市委书记的大力支持的,不然的话,就算李南强势推出去,挂职是挂职了,但是将来又不能得到重用,那么也就失去了意义。
“除了干部挂职交流锻炼以外,还要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一是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二是处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都十分重要。”李南越想越觉得干部培养的紧迫性。
正好这段时间市委书记林木枫的处事方式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让李南和他之间有了坐下来谈合作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
【0845】 鹬蚌相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