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有很多高门大户后宅中,女人一心只盼着生孩子,生的越多地位越稳固,毕竟叶榆可不想陆问薇变成一心想着延续香火的机器。陆问薇起初有些难过,后来见叶榆处处为她着想,也不愿在让他为自己担忧,只是私下仍是每日喝些调养的药。
玹儿三岁,已经到了启蒙的年纪。很多世家里头,都有族学,显然叶家是肯定没有的。且叶榆也不愿意找个满口之乎者也的迂腐先生给玹儿开智,挑来选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西席来。就在叶榆决定捋袖子自己上的时候,孟子玉倒是登门拜访了。
孟子玉见了玹儿后,感到心下十分喜爱,他家中也有一子,跟玹儿年纪相仿,名叫孟珺,正巧也到了启蒙的年龄,且是孟子玉亲自为儿子启蒙的。孟子玉含蓄的表示了自己的想法,若是叶榆无意见,也可让玹儿跟珺儿一起开智。
陆问薇听闻后,大为感动,二话不说就送了谢礼,且让玹儿行了礼。总之只要不让叶榆来给玹儿启蒙,换谁都行……况且孟子玉是谁?那可是一字千金的钦点状元,将来要封阁拜相的人物,若是无差,多年后更是太子太傅,学问人品自不必说。
叶榆没了亲自教育儿子的机会,还小小的失望了一下。但看到妻子脸上笑靥如花的模样,也只能点了头。
在叶榆心里,玹儿只要能健康成长,将来能够独当一面,撑起一个家来就足矣。左右不需要他能考状元……
可陆问薇不这么想,身为一个母亲,盼望着儿子成为人中龙凤的心情是十分强烈的,所以当她看向孟子玉时,那眼神灼灼,让叶榆有些吃味。
“不就是孟学士答应给玹儿启蒙么,至于高兴成这样?”叶榆看着忙着筹备礼单的陆问薇,有些怏怏不乐。自从见了孟子玉后,陆问薇唇角就没放下来过。
陆问薇全然不顾一旁耷拉着头的叶榆,专注的挑选着拜师礼,随口应道:“什么叫“不就是”……孟学士当年金榜题名的时候,他的文章人们争相抄录,可谓一夜纸贵……”
叶榆有些无趣的拿起一旁的笔,蘸着墨在纸上鬼画符一样写了两个字,左右端详了一番,更加灰心了。
陆问薇仍就用轻快的语气说着当年孟子玉为状元时上京盛况,兴致浓时,还轻吟了两句诗赋,正是出于孟子玉的手笔。
叶榆将自己写的字揉成了一团,冷哼道:“书呆子有什么好……”左右他是不能在文学上再有什么造诣了。
陆问薇本想反驳,但侧头一看叶榆脸已经黑的可以和锅底相媲美了,便吞了方才要出口的话,失笑道:“说的也是……”
叶榆见陆问薇口是心非的模样,哭笑不得:“行了行了,抱着你儿子做状元梦去吧,左右我也只能成一介莽夫……”混了这么多年竟然一直在武职上,叶榆自己个儿也有些郁闷。按理来说,他这副样子跟武夫是扯不上边的,但
106 7.26-->>(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