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盖棺定论为所有老年人都是人品恶劣及专门出来讹人的,大部分的还是希望不要那么倒霉,并且息事宁人。
方妍就认识一个记者,专门抛开记者应有的公正立场,一个劲的抹黑老年人,每次一有老年人和年轻人打官司的就立刻去写唱衰老年人的文章,例如公交车司机救老年人,结果被老年人子女讹诈,少年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老年人讹诈,电动车路过老年人身边被老年人讹诈…..而就方妍从该名记者处获悉,这些新闻并没有经由他们的手仔细核查过,甚至连法院都还在调查阶段,媒体为了抢新闻,就已经先对公众进行恶意引导,弄的老年人好像就‘活该去死’!方妍一直想问问他,难道你家没有老人?你没有爷爷奶奶你从哪儿蹦出来的?而一面倒的舆论基调造成的后果几乎不可估量,当浙江一对90后的情侣白天酒驾高速行驶后,撞到一位老太太,第一个想法不是先救人,而是怕承担责任,趁着那位老太太还没死透,立刻把车倒回去来来回回的反复多轧了几次,直到把人轧死为止,都坚决不肯把送医院,最后确定老太太是真的失血而死了,才合力把老太太藏在后车厢里开到荒郊野外,到了夜里挖个坑给埋了。
要不是高速路上有监控摄像头的话,这起案子就会被尘封,事实上,这件事也是直到三个月后才曝光出来的,等警察把老太太的尸骨挖出来的时候,几乎是七拼八凑的没有一副完整的骨架。如此惊天惨案,媒体的关注度却几乎为零,报纸上也只给了这位老太太一个豆腐干点儿大的面积,轻描淡写的描述了几句,不痛不痒,既没有谈到这起案件两个涉事人的量刑,也没有任何舆论的谴责。感觉全民已被媒体引导至一种集体认知,那就是老人反正都老了,难免一死,死了也无所谓,死了就死了吧。
方妍认为很多事情都要一分为二来看,每个案件有每个案件的情节,要不然要法律干什么?要警察干什么?
她的这些关于新闻媒体的看法都是自发的,她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也会成为受害者的家属,而且刚好就是那位老年人的家属,她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个社会对于老年人的残酷已经到了一种怎样令人发指的地步。
事情还是要从那天下午说起,如果说霭芬是一个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家属疏于陪伴,那么就像霭芬说的,霭芬自己也会认为自己不太知趣,给别人惹麻烦了。可就在弄堂口的街心花园,她走这点路,这完全不能剥夺一个老年人起码的权利吧?
最重要的是,街心花园明文规定,在铁门上挂了两道很大的告示牌,写的清清楚楚,谢绝宠物入内。但是附近的很多居民还是完全没放在眼里,照旧带着他们的宠物往里头奔,因为养一个宠物需要负责它的吃喝拉撒,把宠物带到花园里去就方便多了,直接往草丛里一放,要尿的要拉的,完事了再把宠物带走,能帮他们省不少事。加上花园里有区政府配备的清扫人员。如此一来,他们可以轻松很多。
苦的是清扫人员,本来好好地花园被弄的臭气熏天不止,落叶花木一天扫几十遍工作量已经很大,现在还要负责处理猫狗的粪便,常常忙得连坐的时间都没有。到了夏天38度的高温,可以想见那猫狗的尿味酝酿出一股怎样的味道。
霭芬去的
第 266 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