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得意,对自己母妃这一招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他清了一下喉咙,开口道:“穆大将军所言其实也不无道理,只可惜父皇去的太过突然,若是大家也有疑虑,那本王尊重大家的想法,皇位空悬便是,不必担心。”
姜静云仔细打量了一番那男子背影,心道原来这就是婶娘穆氏的父亲,护国大将军是也。果然是耿直忠诚之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敢提出异议,也算得不畏生死了。
殿内一时间陷入了沉寂,瑛贵妃停住了抽泣,内心焦急万分,可这会儿她若是为楚萧说话,太露痕迹,这一群收了好处的人,没有一个肯出头和穆大将军对质抗衡,全都是废物,关键时刻一个也指望不上。
楚萧也是跟自己母妃一样的想法,他阴沉的眼神在那一个个身影上逐渐扫过,可是那些人看到他的目光全都低下头去,或是尴尬或是胆怯,他越看越来气,当最后看到姜思榕之时,他有些拿不准。
这个属下的谋略忠心他是知道的,只是穆大将军怎么说也是他的外祖,他一向自诩为知人善用,最善于收拢人心的主子,姜思榕是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置他于此两难的地位,只是这穆大将军也太不知好歹了!
姜思榕看到煜王的眼光扫过,心中略一权衡,抱拳上前对穆大将军行了一个大礼,而后开口问道:“穆大将军所言有理,那按大将军的意思,如今之际该当如何呢?”
穆烨扫了一眼这个昔日常常随着女儿回府的外孙,心里百味陈杂。穆氏一门皆为武将,唯有这个外孙喜好读书,斯文儒雅,不知是不是姜太傅的血脉起了作用,是难得的才子雅士,每次回来都是众人爱护的焦点,尤其是家中女眷。每每见到都围上来对这个子侄疼爱有加。
穆烨一生戎马,指挥千军万马不在话下,对上丞相也是毫不示弱,但骨子里却是也暗暗佩服那些在朝堂上舌灿莲花的文臣们,所以他才会替两个女儿都定了书香世家,慕容氏精通天文地理,奇门异术。姜太傅则贵为帝师。一代大儒,穆家祖坟上没有这根草,那就沾沾人家的光。果然有了姜思榕这个让他引以为傲的外孙。
只是如今这个外孙成了朝中新贵,未满双十便官居从二品高位,更不必说上卿本就是极为特殊的职位,天子近臣。往往是丞相的后备培养人选。明眼人都看得出,煜王对姜思榕的倚重和青睐。若是他日煜王真的登基为帝,那姜思榕官居丞相也不是不可能的。
穆烨虽为武将,却也心细如,知道皇权变更从来就是凶险莫名。一着不慎便是灰飞烟灭,所以他从来都是不偏不倚的立场,从未依附过哪个皇子。而楚阳被立为太子之后,他也从未特别亲近讨好过。只是自从那年太子秋猎坠马后,一切悄然生了变化。
那时候太子伤得很重,穆烨记得许多同僚都心思活动了起来,很是暗潮涌动了一阵子。可是后来太子挺了过来,伤好之后就对行军布阵有了强烈的兴趣,不禁将自己的侍卫队扩充成了云字营,还亲自操练兵士,并常常到军中找他询问曾经和白蒙对阵的经验,甚至连白蒙的风土人情,权势分布都打听得十分清楚。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穆烨接触太子的机会大大多了起来,逐渐现这个少年坚韧沉稳的性格是为君之优势,而太子对军事的重视,也是他这个武将十分乐见的,两人也曾在一次次对着沙盘地图的秉烛夜谈中抚掌大笑,激动争执,对这个跟自己孙儿差不多大年纪的少年储君,穆烨心里的天枰已然倾斜。
对于忠武侯上官光赫这个只会背兵书养尊处优的侯爷,穆烨一向是看不上的,这次皇上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上官光赫又主动请缨,点了其做北伐大将军,其实他是不赞同的,太子为了此事还跟皇上起了争执。果不其然
096 储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