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八十三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发展。

    朝廷的策略已经确立了,此次军议不过是为了统一北疆诸将的想法而己。所以大将军待张燕等人说完之后,要求各部统军大将务必遵从天子和朝廷的旨意,忠实执行朝廷的一切命令,然后便开始下达命令。

    左卫将军麴义、右将军杨凤统率龙骧大将军赵云的四营南军、六营北军。武威将军梁百武的四营人马,镇军将军张白骑的四营人马,共九万大军分从水陆两道急速入关,戍守京都。

    洛阳屯兵四万。武锋将军张郃、武猛将军吴雄各率本部四营人马戍守洛阳。

    关西屯兵两万。强弩将军孙亲率本部四营人马戍守关西。

    后将军玉石率武毅将军高览的四营人马、征虏将军徐晃的两营人马即刻东进陈留,帮助前将军吕布击败叛军。待曹操、袁谭等叛逆撤兵后,吕布和玉石两位将军带着穆斯塔法的长水营回朝。

    兖州屯兵六万。定陶由高览驻防,陈留由彭烈驻防,山阳由徐晃驻防,任城由魏续驻防,鲁国由高顺驻防。

    青州屯兵两万。临淄由臧霸驻防,北海由管亥驻防。

    武卫将军文丑、骁骑将军王当领四营人马急速支援颖川战场,帮助左将军颜良击败叛军。待刘表等叛逆撤兵后,颜良、文丑两位将军和姜舞的乌拉铁骑一起回朝。

    颖川屯兵七万。阳翟由王当驻防,鲁阳由张绣驻防,昆阳由纪灵驻防,许昌由宋宪驻防。

    各部人数不足者,秋后再补。除南北两军外,其余各营在战局稳定后,一半将士驻营,一半将士在家耕种,定期轮换。

    四月初十,北疆军各部急速离开洛阳,奔赴各战场。

    四月初十,大将军下令,洛阳大战中的各类重型器械,一部分送还边郡关隘,一部分部署于洛阳城和洛阳八关,一部分部署于长安城和关中四塞,一部分部署于战场前沿各军,剩下一部分则屯于洛阳武库。并命令河东、冀州等地的军械作坊继续制造,分别屯于长安、邺城、晋阳和蓟城四大武库,以备各地战场需要。

    四月十五日,天子下旨,允许陈琳把袁绍的灵柩送到袁绍的家乡汝南汝阳安葬,并下旨招抚刘表、曹操、刘备、刘璋、袁谭、孙权、周瑜等人。如若受抚,则既往不咎,依旧可以拜将封侯,共建中兴大业。

    四月,颖川战场。

    荆州军在昆阳一战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刘表激怒攻心,亲自赶到鲁阳前线指挥作战。

    虽然荆州军失去了率先杀进颖川的机会,但只要东路战场上的曹操、袁谭等人能夺取陈留,对颖川战场上的北疆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荆州军依旧还有机会夺取鲁阳,打通连同洛阳的驰道。

    然而,四月上,从武关方向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北疆军的李云、子率主动出击,击败了徐璆、袁靖。徐璆率军后撤,北疆军猛追,双方在丹水城北的三户亭再度展开激战。战斗中,袁靖不幸阵亡,南阳军被迫退守丹水。丹水若失,北疆军南下可以威胁襄阳,东进可以攻打宛城,南阳形势随即紧张。

    刘表无奈,返回宛城,和邓义、韩荀一起率军支援徐璆.四月中,文丑率两万人马从大谷、广成急速南下,悄悄赶到霍阳山下的牛兰累亭。颜良、张绣得到消息,急调广成方向的郑宝、昆阳方向的姜舞、纪灵、郑县的陆勉,集结大约两万大军秘密赶到鲁阳城附近。

    八日,文丑、纪灵各率大军,从鲁阳城的南、北方向向叛军发动了突袭。蒯越、袁熙、文聘猝不及防,仓促应战。这时颜良率军杀出鲁阳城,从正面攻杀。三支大军围着荆州军猛烈攻击。

    蒯越下令撤退,并亲自断后。荆州军有将近四万大军,而北疆军只有五万人不到,兵力上没有优势,无法重创荆州军。但就在荆州人以为自己安全的时候,北疆铁骑突然杀出,对准荆州军的后军拦腰斩下。荆州军后军大乱,士卒们丢弃了所有的粮草辎重,抱头鼠窜。

    蒯越此刻就在后军。他知道北疆铁骑的厉害,带着一队亲卫调头就向附近的山林里死命狂奔。慌乱中,蒯越不慎中箭坠落马下,当场昏死过去。亲卫们把他救回大营。医匠虽然全力抢救,但奈何蒯越年纪大了,坠马后又被战马踩断了肋骨,伤上加伤,于当夜逝去。

    荆州军失去了主帅,军心涣散。文聘当机立断,连夜撤军返回了宛城。

    刘表闻蒯越阵亡,悲恸不已,急速返回宛城祭奠。此仗荆州先损庞季,后损蒯越,元气大伤。

    八月下,河北的信使赶到宛城。刘表听说袁绍病死,洛阳失陷,惊骇至极,一病不起。

    消息传到襄阳。襄阳朝廷为之震撼。

    代行太尉事的蔡瑁十万火急书告成都刘磐、刘璋,请他们急告刘备,停止攻击关中,转而集中力量打陇西,攻占西疆。

    蒯良听说兄长阵亡,急忙回荆州奔丧。

    四月,陈留战场。

    吕布率军袭击了江东军,重创叛军后,叛军士气低迷,曹操、孙贲、袁谭进退两难,在陈留战场上苦苦挣扎。

    如果继续打,曹操和袁谭担心自己损失过大,将来无力守住地盘,因此都不敢全力攻坚。如果继续和北疆军僵持,不但无法达到攻击目的,更有可能给吕布抓到机会,再次遭受重创。

    孙贲在失去亲人的痛苦和败北的耻辱中渐渐清醒过来,他在恢复理智后,萌生了退意,他想返回江东。北疆军实力太强,正面对抗屡战屡败根本不是对手,还是及早撤回去增强实力,倚仗长江天险和北疆军长久对峙为上策。

    曹操也想撤走,但程昱、郭嘉劝他再等等。洛阳坚固,北疆军打得越久,损失也就越大,而河北的财赋危机也就越严重。等到北疆军被洛阳拖垮了,我们反攻的机会也就来了。那时北疆军摇摇欲坠,我们只要轻轻一刀就能把它砍死在地。至于吕布,不过一介蛮夫,虽然他依靠自擅长的骑战抢了先机,但只要我们找到机会,定能致其于死地,彻底扭转战局。曹操遂决心再战。

    四月上,吕布考虑到陈留城的防守更加坚固,命令彭烈率军退出雍丘。曹操和袁谭在雍丘犹豫了好几天,确信没有危险后,这才率军赶到陈留城。

    四月中,玉石、高览、徐晃领三万援军赶到开封,和吕布取得了联系,准备夹击叛军。吕布书告玉石,叛军兵力众多,防守严密,强行攻击对己方不利。为了节约粮草,保证兖州郡县顺利春耕,还是尽快逼迫叛军撤出陈留为好。

    玉石同意了吕布的建议,命令三万大军布阵于浪汤渠,做出侧击叛军的态势,并书告曹操,我大军已攻克洛阳,袁绍已死,主力很快东进兖州,请孟德兄以社稷为重,尽快改弦易辙重归朝廷,造福天下苍生。

    北疆援军突然出现在浪汤渠西岸,让曹操大吃一惊,他即刻撤守雍丘。

    玉石的书信送到了雍丘,曹操将信将疑。袁谭心悬父亲的安危,心神大乱。孙贲焦虑不安,连连催促曹操撤兵。曹操说,洛阳的坚固,我们是知道的,李弘厉害,厉害在骑战无敌,说到攻城拔寨,他未必比得上我们。他能攻克洛阳,而且还是强行攻克,说出来你相信吗?

    孙贲说,你不要指望刘备了。如果李弘现在没有攻克洛阳,而是暂时停了下来,转而巩固洛阳外围,那事情就更麻烦。他既然派军队支援陈留,当然也会派军队支援其它地方。现在就算刘备打进了关中,他又能坚持多久?待李弘把刘备打败了,把我们打败了,他坐在洛阳城下等着,一直等到洛阳城里的人饿死了,洛阳就是他的了。

    郭嘉说,西疆现在乱了,关中并不仅仅只有刘备的威胁,另外河北的财赋也无法支撑李弘成年累月地围攻洛阳。按你这种办法,洛阳城里的人还没有饿死,河北就已经先垮了。不过他同意孙贲的建议,即刻撤军。北疆军的援军已经到了陈留,不管李弘是否攻克洛阳,陈留的仗都没法打了,还是先撤回睢阳,看看形势发展再说。

    曹操和孙贲都要求撤,袁谭孤掌难鸣,只好一起回到了睢阳。

    四月下,河北信使到赶到睢阳。袁谭接到父亲的噩耗,悲伤欲绝,痛哭流涕。他匆匆告别曹操和孙贲,急驰颖川边界哭迎父亲的灵柩。

    曹操和孙贲急速撤军。两人在路上商议,一致决定即刻派人向长安天子和朝廷请罪,先把眼前的危机度过再说。北疆军打洛阳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元气大伤。如今又有西疆之乱,短期内南下攻打江淮的可能很小,主动请罪议和应该没问题。

    曹操派毛玠北上。孙贲只好先斩后奏了,请老将程普和毛玠一起北上。同时书告孙权,请他再派信使急赴长安。

    四月上,八百里快骑把洛阳大捷的消息送到了关中。

    栎阳城一片沸腾,长公主和大臣们兴高采烈,喜笑颜开,互相恭贺。

    长安城的徐荣接到喜讯后,即刻书告陈仓华雄、马超、郝昭,书告上邽皇甫郦、庞德、卫峻三人,请他们务必坚守,洛阳援军很快赶到。

    徐荣还给韩翼、杨秋等西凉叛将写了一封书信,告诉他们天子和大将军已经攻克洛阳,大军主力正在日夜兼程奔赴关中,希望他们能以西疆为重,以大汉社稷为重,即刻重返朝廷。徐荣担保,只要你们改弦易辙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八十三节-->>(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