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帝国风云录之人物传记--诸生传(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不能置身事外。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你既然与仲渊,仲志兄弟相称,若不嫌弃,也叫朱某人一声老师便是。”

    刘冥喜出望外,连忙行拜师之礼。三人席地谈笑一番,不久探察牛群的家将,和其他仆从门人纷纷到来,收拾了满地野牛,众人满载而归。从此刘冥便在朱府住下,由朱俊亲自传经,唐云李玮在一旁协助,进境颇大。

    九月底,历时大半年的西凉之战终于无疾而终,十月初,皇甫嵩带领北军回到洛阳,面见皇帝。张让,赵忠果然如谢明先前所言,乘机发难,纠集一帮亲信弹劾皇甫嵩连战无功,所费甚多。皇帝勃然大怒,认为皇甫嵩年老无用,没收了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改封都乡侯,二千户(皇甫嵩原来是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可怜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算无遗策,被百姓称颂为“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的皇甫嵩,竟然在未尝一败的情况下被莫名其妙的去官贬黜。

    从此之后,朝中忠良人人自危,或是明哲保身,或是投靠大将军何进门下,大汉朝政于是日见混暗,而阉人一党就更加肆无忌惮。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河北黄巾余孽以张角之徒张牛角为首,纠集十几万人,于几个月间席卷冀州,当地郡国兵猝不及防,各自为战,被张牛角各个击破。不久,更传来冀州牧郭典在孤鸿岭被张牛角斩首的消息,朝野震惊,朝堂上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一方认为应该快速调动北军过河镇压,乘贼兵集中在冀州之时,迅速剿灭;另一方认为北军刚从西凉战场返回,十分疲劳,应当略作休整,暂时观望。双方日日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开始时候还据理力争,到后来就转变成了互相攻击的骂战。皇上被吵的头疼,干脆取平衡之策,一边着幽州边军南下救援,一边要北军加快休整,随时准备出击。

    朝堂之上的决策和河北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很快影响到了普通洛阳民众的生活。北军此次赴西凉平叛损失不小,回到洛阳北郊驻地后便立即开始征招新兵。一时间洛阳的清白人家子弟纷纷投军,城西的军械作坊的火焰也整夜不熄,整个都市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坊间到处充斥着河北战事的消息,有真有假,多半是人云亦云,有些更是被夸张到可笑的地步。

    洛阳城北,钱塘侯府。

    尹思风风火火的闯进李玮的寝室,把正在一张河北地图前沉思的李玮和谢明吓了一跳。

    “仲志,你做啥一副火烧眉毛的样子?”

    “仲渊,啊,敛之兄也在。你……你们不知道,大斧说男儿……当持长戈保家卫国,于是便去北军投军了。”尹思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那不错啊,他老是不肯专心于经书,武艺又好,从军不是正合他意?”

    “问题就出在这里,”尹思终于回过气来,“要入北军,先要考弓马之术,否则只能入一般的步军部曲,而不能入骑兵。大斧武艺高强,眼界自然很高,而他偏偏不太会射箭。但今天也太邪门了,他射出十箭倒有九箭脱靶,最后一箭还差点把旁边的校点官给射了,人家当然不肯招他。你也知道大斧的脾气,当场就和那群人翻了脸,说他们以前打架输给自己所以故意刁难,在弓箭上做了手脚公报私仇,于是就动起手来了。”

    “啊?!”李玮和谢明想不到陈好竟然如此大胆,大汉最重军规,若

大汉帝国风云录之人物传记--诸生传(六)-->>(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