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了我一壶酒,顺便还指了路。”
“这就是我与高兄的初见。虽然离奇,但印象特别深刻。他给的药保住了暮歌的命,有生肌活血的功效。我们回云关后。暮歌的妻子死活不让他再干捕快了。暮歌后来跟着他娘舅经商,举家搬到了别处。我之后又去了一次曹郡。在那片草坪上,再次见到了高兄。”
“他放养了好多马,马儿们很听他的话,只要他杵在那儿。马儿就不会乱走。我们都没再提那日的事,他也没问我暮歌的情况。我们由他的酒说起,慢慢成了朋友。”
“我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单是那笛音,就很特殊。江湖上有以乐器扰人心智的武功。高兄就用了此法。这种武功必须要有深厚的内力作为后盾,大部分人喜欢用琴,他却用了笛子。笛子比古琴难多了,他运用的很娴熟。就是因为他的出现,才让我在关键的数秒时间内,赢得了宝贵的生机。”
“偶尔遇到难解的案子时,我就会去找他。他思维敏捷,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帮我找出新线索。大家都说我是神探神探,其实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他的。赵函一直一直以为我天生适合干捕快,其实我的很多办案手段,都是受了高兄的启发。他不让我提,我也就真的没提。”
“帮我找线索只是他的兴趣,他并不想与云关衙门有什么瓜葛。我就捡了大便宜,好名声都被我占了。他看似对什么都不在乎,可接触过他的人都能感觉出来,他怀有一颗悲悯之心。他是在帮我,也是在帮云关百姓。”
曾茗说的比较激动,阿素听得很仔细。对于这最后一句,阿素非常赞同。
她记得,高镜澄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举手之劳’。没有悲悯之心的人,是不可能常行举手之劳举动的。举手之劳,已成了他的习惯。他淡漠的外表下,包裹的是一颗善良的心。
曾茗:“他的鱼白是捡来的,母貂被猎人射杀了,鱼白也一身的伤。他在山崖的陡峭处发现了鱼白,刚捡到时,鱼白奄奄一息,半死不活。当时我也在场,觉得
139 他们的初识-->>(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