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4 火烧(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几率就越大。

    这也是张作猛将军说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真正含义。

    据探子回报,北夜王的主力虽然盘踞北梁,但他的粮草却不在北梁。他从盛国长途而来,需要后勤补给,粮草就不会藏在特别远的地方。

    它必定是个离北梁近,又不被人注意的地儿。

    苏衡经过仔细研究,又与李果多番商榷下来,确定这个地方就是云关。

    云关城位于西北边陲,从千国、盛国,容国第一代统治者划分疆域版图起,它就是个特殊的存在。它处在三国交界处,却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

    三国国君谁都想将云关划入自己的版图内,却谁也不服谁。谈不拢就打,争争打打许多年,损兵折将不说,最终也没得出让人信服的结果。

    不知是谁取出了九州最古老的地图,建议三国国君干脆将云关划成三国的公共区域。三国自行监督制约,谁也别想霸占。

    这个看似最馊的主意,最终奇迹般地让三国国君都点了头。

    自此后数年到现如今,云关虽与三国有地域联系,却又独立了出来。

    这里住着千国、盛国,容国人。他们可自行通婚,就连民族意识分外强烈的盛国也默认了这一点。成帝对移居云关的盛国百姓采取默许态度,没抓他们回国,也没将他们的亲族驱逐出盛国境内。

    世世代代的云关祖辈杂居在云关内,已经分不出谁是盛国人,千国人,还是容国人。他们的后代以云关为家,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掠夺,没有杀戮。只有余烟袅袅的白烟,苍翠郁郁的青山,黄沙遍地的戈壁,穿沙而过的片片绿洲。

    上百年来,云关从无冲突,像是动乱不休的九州大地上最后一片净土。

    苏衡经过精密的排查,将目光对准了云关城外毫不起眼的云墨村。

    它紧挨着缥缈山,离云关城不远,到风赤更是隔河相望。云墨河两岸还长着三河马最爱吃的苏黎草。

    而且,它毫不起眼,就像一粒小芝麻,在地图上若不注意,是一眼看过去就会略过的地儿。

    如果他是石崇利,也会将云墨村作为选之地。

    果然,他的判断没错,虽然绕着走了很多冤枉路,但皇天不负有心人

044 火烧(三)-->>(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