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罗门国交流学习的主要形式肯定也是辩经,辩经一靠学识二靠反应三靠说话技巧。说话技巧也是修为,一个口齿伶俐一个结结巴巴,高下立现。玄奘在辩经方面虽然很强,但他这几天时常露出对自己的不满,除开佛法知识的局限性以外,其中就有口舌的问题。
其三,迦湿弥罗收藏了大量珍贵而完备的佛典,玄奘需要在这里对佛学进行一次系统学习和全面了解,为接下来的求学和译经提前做准备。
“唉……一年,好长啊!”孟赢溪暗叹:“不过,人生是一段长长的旅程,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高昂的状态,要懂得适时给自己放松,也许只是一两天身体的休息,也许需要长时间的沉心静气,为的是用更加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姿态去面对未来。”
为了消磨这漫长的时光,“妖精”想办法来充实自己,这里的人大量养殖羊与牦牛,纺织手艺很高,于是她先是向当地人学习编织地毯与坎肩,后来又去学习木雕。当这些精美的物件摆放在唐僧面前时,他惊叹不已,尤其是大大小小神态各异的木佛。
“哪来的这么多小佛像?”
“呵呵。”她笑道,“我亲手雕刻的,给……这个是专门为你做的。”
“什么,你亲手做的?!啧啧,不可思议。”玄奘手捧着这具仅有尺高,栩栩如生,散着淡淡檀香气息的木佛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他以无比欣赏的心情赞道:“梦衍西,你好生聪慧,好生厉害!先是学手艺编织出精湛的羊毛坎肩,我这里还没适应过来,才是短短月余的工夫,你又改行当上了木匠,已然能打造出如此精致的木佛,若非亲眼所见,简直无法相信。”
“唉……没办法,不然我做什么呢?”孟赢溪无奈的神情满溢于表,“你的生活很忙碌,只嫌时间不够;而我的生活很空虚,只恨时间悠悠。”
玄奘看出了她的忧郁,但再无丝毫劝说其离去的心,因为他只有这唯一的伴侣,而且她还是佛主派到自己身边保佑安全的幻佛。
【一年之后】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秋,玄奘带着大量亲手抄写的佛经离开了学习生活了一年多的迦湿弥罗国。
孟赢溪终于艰难地熬到了这一日,以致于熬成了佛——无奈时间悠长,仅是学手艺不足以打时光,有半年的时间她刚脆跟着唐僧出入各大寺院,一同研习佛法,凭借着过人的天分,其已然达到了高僧的境界。
“梦衍西,你看,我们要去的地方刚好是顺着河道而行,并且在下游,我想走水路,不知你意下如何?”
“好啊好啊!”能选择走水路她最是高兴,孟赢溪对水的爱恋非常人可比
第二百六十五章 逆血唐朝——《西域记》5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