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轻了,虽然离着出口远,也是非常容易搬挪的。所以,按照常理来讲,是没有理由颠倒左右的。”
“哦,我明白了。”令狐秋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只是,你们说来说去,都是常理,这世上还有一些僧人,偏偏最爱不按照常理去做,这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错。”秦锦绣灵动地回应,“你说得对,常理推断只是破解案情中的一种手法而已,不能用于直接证据,但是常理推断是破案当中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一般来说,凶手在犯案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紧张,这种紧张会影响到凶手的思绪,令他忽视最常规的理解和判断。”
“所以,我们在分析案情时,就应该仔细分析每个常规的现象,说不定里面藏着重要的线索。”秦锦绣侃侃其谈,阐述自己专业的观点,“这里还有个典故。”
秦锦绣语调迟缓地说:“曾经有个妇人,与邻村的男子张三相好,被丈夫李四发现,李四一气之下,偷偷尾随张三,将其杀死,又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故意跑去张三家,去找张三。”
“那他岂不是自投罗网?”方正嘴角微翘。
“他本意是洗脱自己的嫌疑,但他一进张三院子,便大喊道:三嫂子,三嫂子在家吗?”秦锦绣扬起柳眉,“张三的媳妇一出来,便问什么事情,这时李四才问:张三在家吗?来找张三。后来张三的尸体被发现后,县令通过仔细询问,锁定了嫌犯李四。”
“哦,我明白了。”令狐秋大声说道:“李四的本意是找张三,他在院子里应该喊张三在家吗?但他知道张三已经被他杀死了,不可能在家,所以才会喊三嫂子在家吗?换句话说,他违背了常理。”
“对,这就是常理在案情发展中的重要性。”秦锦绣指向墙角,“香梨茶果的道理也是如此。”
“这里若是真有通往寺内的地道,那就太危险了。”方正脸色一沉,“寺中的僧人都是轮流搬挪香梨茶果的,难道他们都参与了凶案?”
“现在下定论还太早,先要找到地道再说,我去叫人,让侍卫将所有的香梨茶果都搬开。”令狐秋爱慕地看向秦锦绣。
“别……”秦锦绣阻止住令狐秋,“还是别打草惊蛇。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什么?我们?”令狐秋看了看堆积成小山的香梨茶果,又惊愕地看向秦锦绣,重复地说:“我们?”
“怎么了?”秦锦绣板起小脸,“哦,我差点忘记,你是金尊玉贵的小王爷,不过,那没关系,你站在一旁看着就行,我们来干活。”
“不是,不是。”令狐秋委屈地看向秦锦绣,“我不是这个意思。”
方正微微叹息,走向前去,“锦绣,你误会了,令狐秋的意思是:不能让你和砚竹劳累,我们两人干活没有问题。”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令狐秋朝着方正投去感激的目光,“我虽然是小王爷,但从小就被父王送进与世隔绝的大山里锤炼,哪里是什么金尊肉贵,还不如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再说了,这样的粗活本应该都是男子干的,你和砚竹都
第一百六十章、地窖(二)-->>(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