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酣斗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天残拾芳录无弹窗 尝试对于描写各种比赛的一些粗浅理解,欢迎大家讨论。:)――

    高一级胜了书法一场,归主任在陈单的示意下赶紧制止同学们的喧哗,进入了第二轮的国画比赛。

    郑士本的书法作品早就被颜兴紧紧地装好拿着,说是要给一些书法大师观摩一下以便确定是否有人喜欢,副会长则市侩地表示如果能够有人收买将会赚到一大笔钱哦,郑士本当然是权当笑话一笑而过。

    桌面上铺着新的宣纸,而旁边的桌子站了一位胖胖的男生,肥头大耳,可是一抓毛笔和站立的姿势,如同一棵高崖上的松一样巍然不动,使得郑士本的眼皮跳了一下:这个气势,有点实力气派!这个就是一中的国画老师高丰生的高足-高三五班的赫连祖?

    这个比赛的立意由在场的美术老师出:一个站立的人,环境自己拟定。

    俩人沉吟了一下,同时染墨下笔,没有多久便停笔,已经退休的国画老师赫连生颤悠悠地由看台的主席上下来,同时看得还有俩个目前学校的权威美术老师。

    三人先看赫连祖的画,只见一个文人微作揖,一个牧童遥指前方,远处是一个村子的远景,村子的一角伸出一小片的花影,整个天空则是灰蒙蒙似若下着毛毛雨。栩栩如生的神态,正是蕴合杜牧大诗人的千古佳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恩,不错,神韵也有了。”高丰生点头称赞,俩个美术老师则是拍手赞成。

    因为前面颜兴对郑士本的书法评价甚高,所以高丰生不敢小觑他,连忙过来看他的作品。

    也是一个古代的诗人,站在高高的悬崖上,双手附在背后,抬头远望,一条险江从狭窄的高峻两岸蜿蜒急流而下,在诗人视线交集的地方形成了又宽又广的河道,一丝的帆船黑影连于河水与天际之间,近处的景物都很清晰,随着距离的渐远景物渐渐模糊,而到最远的地方简直是水天一色了。这副画几包含了山的多与重,水的急而缓、小而宽,地势的险与雄、人的观望与离别之愁。既象李白大诗人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境界,又似乎有他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离别情愁。观众看到这画时,好象有两种的感觉在重合,一种是游人坐在轻舟上感受过那三峡时的急险和自然界的神奇,另一种则是友人立于高山险崖目送挚友的依依不舍,而这两者是承上启下,互为呼应。真是令人互相玩味,不能自已。

    “妙!奇!绝!”是三个裁判画家各

第四十六章 酣斗 上-->>(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