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找警察。
修所长已经检查过死者的书包,确认死者就是方文静——书包里面有课本、练习本、三张试卷和铅笔盒。课本、练习本和试卷上赫然写着“方文静”三个字;铅笔盒里面有一把门钥匙,还有三张纸币:一张十元纸币,一张两元纸币,一张一元纸币。现场遗留物除了一个书包以外,还有一个饮料瓶,两个火腿肠的红色包装皮,一个奥利奥夹心饼干的包装袋,几个现场遗留物在歪脖子松树的南边一个草地上,距离松树的树干大概在两米左右,距离一摞石头大概在一米左右。草地上有人坐过的痕迹。
有两个女学生认出了方文静,这两个女学生是方文静的同班同学,一个叫赖小青,一个叫闵彩霞,这两个人住在翠屏山北麓的御道街,早晨,两个人结伴上学,在翠屏山的山路上遇到了几个赶往案发现场的晨练的老人,于是就跟着一块来了。
修所长在确认方文静已经死亡之后,才决定等刑侦队的同志赶到现场之后再将方文静的尸体放下来——在刑侦队的同志赶到现场之前,现场应该尽量保持原来的样子,修所长还拉起警戒线,将现场保护起来,晨练的人越来越多,保护现场是当务之急。
刘大羽和严建华负责尸检;简众山负责勘查现场;董青青负责拍照。
刘大羽在出发前,和郭老通了一个电话,同时派柳文彬开车去接郭老。欧阳平到省厅开会去了,刘大羽暂时还不想惊动欧阳平。
刘大羽围绕一摞石头和周围十几块石头转了一圈,地上有很厚一层树叶,这里是一片杂树林,落在地上的树叶各种各样,有大树叶,有小树叶,有长树叶,有圆树叶,还有很多松针。树叶下面还有很厚一层草,所以,简众山没有找到一个脚印,荆南地区已经有一个月左右没有下雨了,山上的土显得很干燥,没有找到脚印,一点都不奇怪。
在现场附近的灌木丛里面有很多石头,有片状石,也有块状石——所谓块状石是指那些棱角太多、不容易码放叠加的石块,
尸体下方的石头都是比较容易码放和叠加的片状石。
死者应该是先将绳子固定在树枝上,从灌木丛里面搬来片状石块,等石头码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然后站到石头上,将头伸进绳圈里面,最后蹬倒石头。
当然,这种猜测的前提是自杀。
如果是他杀的话,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绳子的长度是一成不变的,石头码放的高度上可能会有问题。
于是,刘大羽和修所长试着将倒在地上的石头码放了两次——倒在地上的石板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还纹丝不动的呆在那里,
刘大羽想的更深:如果是死者自己将石块蹬倒的话,石块应该是朝着一个方向倒下的。
刘大羽之所以绕着石头转一圈,就是想看看石头是不是朝着一个方向倒下的。
事实是:石头确实是朝一个方向倒下的——朝北倒下的。
刘大羽的思维的触角还在继续向深处延伸:石头倒地的方向,不是死者的前方,就是死者的后面,死者不可能朝左右两边蹬倒石头——因为死者不方便用力,也不符合人们行为的习惯。死者的脸朝南,石头倒地的方向是北,这符合常理,也符合刘大羽的基本判断。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深更半夜跑到这荒无人迹的树林里面来,她哪来的这么大的勇气和胆量?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胆量的,方文静究竟遭遇什么样的事情,迫使她一定要走这条路呢?
所有倒在地上的石头码放完之后,其高度正好在死者的脚下——脚后跟下,两次码放的结果完全一样,这也就是说,方文静只有站在这种高度的石头上,才能将脖子伸进绳圈之中,只有站在这种高度的石头上,才能用脚蹬倒石头。
从现场测试的结果来看,刘大羽和严建华没有看到他杀的痕迹。
修所长和另外两个民警将方文静的尸体放到地面上的时候,郭老和柳文彬匆匆忙忙地赶到了现场。
修所长说,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现场有二三十个人,三位老人把现场保护的很好,他们让围观的人远远地站着,不让任何人靠近。所以,现
第一章 方文静殒命树林-->>(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