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濮正权先行一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几天,他已经非常满足了,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梅望弟说,她一个月以后再到芜湖来,那时候,他们不就可以在一起了吗?以后每隔一个月,她就到芜湖来住几天,这样,他们就可以长相厮守了,那常贵太整天忙着饭店里面的事情,他早出晚归,他们俩完全可以像夫妻一样来往嘛。

    既然梅望弟能说出这样的话,濮正权觉得说出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就开始和梅望弟商量到底怎么做才能做长久的夫妻。最后,两个人终于达成共识: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掉常贵太,只要濮正权在门牙上锯一个和常贵太门牙上一样的豁口,在左耳朵上弄一个肉瘤,就可以瞒过所有的人——梅望弟唯一担心的是如何在濮正权的左耳朵上整出一个和常贵太一模一样的肉瘤来。濮正权则不以为然,我们都知道,濮正权精通易容之术,在左耳朵上弄一个肉瘤,那还不是小菜一碟。至于常贵太的母亲,她眼睛不好使,看东西不真切,所以,不用担心她老人家,三个孩子也比较好对付,三个孩子还小,他们和常贵太在一起呆的时间很少,只要濮正权以后少回家,梅望弟多往芜湖跑,尽量减少濮正权和三个孩子接触的时间,三个孩子是不会发现问题的。这些都是梅望弟用来安慰濮正权的话。于是,濮正权一个人的计划变成了两个人的合谋。

    难怪自从去年十二月份以后,常贵太很少回家,而梅望弟则是一个月到芜湖去一趟呢。常巧玲和常宝林姐弟俩的感觉是正确的。

    第二天早晨五点钟左右,常贵太照常到饭店去照顾生意,买完早点以后,他再送梅望弟到长途汽车站,时间大概在八点半钟左右。

    常贵太刚出门,梅望弟就朝濮正权的房间亮了三次手电筒,梅望弟要充分利用这点有限的时间和濮正权做最后一次缠绵,俗话说,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三十几岁的梅望弟,既是狼,也是虎。这么点时间,梅望弟都不放过。

    不过,梅望弟招濮正权前去,不单单是为了苟且之事,她还有重要的话要跟濮正权说。昨天晚上,常贵太回到家以后,梅望弟跟常贵太说,她想在芜湖再呆几天,常贵太以老母亲和孩子需要照顾为由,坚持让梅望弟回湖心洲,不过常贵太做了一点让步,他答应十二月下旬一定回湖心洲。梅望弟觉得这是除掉常贵太的好机会。常家有一条渔船,杀了常贵太以后,把常贵太的尸体沉入湖底,于是两个人商量好,濮正权在芜湖密切关注常贵太的行踪,一旦确定常贵太启程去湖心洲,濮正权就提前赶到湖心洲,隐藏在常贵太家菜地前面的树林里(菜地在常贵太家的前面,树林的前面就是码头,常贵太家渔船就停在码头上);濮正权还要准备好一些安眠药——把常贵太麻翻以后,然后沉入湖底,每天傍晚时分,梅望弟都会到菜地去摘菜,只要濮正权在树林里面,那就说明常贵太已经回湖心洲了。九点钟左右,濮正权到常家的后院门外等候。这也就是说,梅望弟在离开芜湖之前已经和濮正权商量好杀人的计划——八点半钟左右,常贵太的母亲和两个孩子上床睡觉,半个小时左右,他们都会安然入睡,于是,濮正权一个人的杀人计划变成了濮正权和梅望弟两个人的杀人计划,濮正权杀害常贵太有三个目的,一是报复,二是占有常贵太多年来辛辛苦苦积攒的财产,三是取而代之,四是占有常贵太的老婆梅望弟,刚开始,他们的目的只有两个,那就是第一点和第二点,至于第三点和第四点,是在见到梅望弟,并和梅望弟勾搭成奸以后才临时决定的;梅望弟谋害亲夫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梅望弟和《水浒传》中弟弟潘金莲和潘巧玉应该是同一类女人。说她是一个**,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常贵太的沉尸案东窗事发,你知不知道呢?”

    同志们在湖西洲和梅望

第三十八章 濮正权先行一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