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郭常平看出破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直线移动。

    做左冲右突直线运动的是一条大鱼。

    “让点劲,让鱼线稍微松一点,然后再往上拎,但拎的不要太猛。”旁边的胖老头在做现场指导。

    “有抄子吗?”郭老道——郭老也是一个垂钓爱好者,他的钓鱼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有抄子。在那儿——”瘦老头指着不远处一棵柳树道——在柳树的树干上,戗着一个两米左右长的抄子。

    郭老跑过去,拿起抄子,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来。

    上钩的是一条大鱼,瘦老头的鱼竿放下、拎起了好几回,但只能看到鱼线的在水中辗转腾挪,但始终看不见鱼的踪影。

    现场一下子冒出很多人来,几个骑自行车的人,干脆把自行车放倒在地上——或者靠在路边的凳子上,站在岸边来了。

    瘦老头和水下面的鱼较量了二十分钟左右,大家终于看到鱼的脊背了,好家伙,长度至少有六十公分左右。青绿色的脊背,一看就知道是一条大青鱼。

    郭老能看出来,瘦老头是一个垂钓高手,他的鱼线有五米长,在鱼竿头部和鱼线之间有一根医生做手术用的橡胶皮管,这根橡胶皮管有很大的伸缩性,有了它,鱼线的压力就会小许多,鱼在水中挣扎的力量也会分解许多——鱼线就不会被崩断。

    又过了十五分钟左右的样子,鱼已经浮在水面上,虽然还有些挣扎,但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没有什么力气了。

    瘦老头慢慢收鱼竿,将鱼往岸边拖。

    郭老将抄子放在四十公分深的水下,等大青鱼的大半个身子进入抄子的范围之内,然后突然用力,将抄子往上拎,很快,大青鱼钻进了抄子里面。

    郭老用力一拉,将抄子拎上了岸。

    瘦老头慢慢取下鱼钩。

    胖老头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量了一下,大青鱼足足有四揸长。

    “大概有六斤左右。”

    “不止,最少有八斤钟。”

    “七斤左右,我这双眼睛看东西很准。”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

    把鱼放进养鱼的网兜里面,瘦老头才想起感谢郭老:“师傅,谢谢您啦。”

    “不用谢,看你钓上了这么大一条鱼,我们也高兴。”

    “您恐怕也是一个钓鱼的好手吧!”胖老头道。

    “我喜欢钓鱼,就是没有时间。师傅贵姓啊?”郭老道。

    “免贵姓李,他姓赵。”胖老头道。

    “李师傅,到这里来钓鱼的人多吗?”

    “多,你看岸边的草都被钓鱼的人踩秃了。我们俩都退休了,几乎每天都到这里来钓鱼。”

    “看样子,鱼还蛮好钓的吗?”

    “碰点子吃糖,刚开春的时候好钓,一到星期天,岸边全是钓鱼的人。谁要是来迟了,都没有地方站。人一多,时间一长,就不好钓了,我们在这里钓了三天,才碰到这条大家伙,平时都是一些捣蛋虫。”

    “有用抛竿钓的吗?”

    “大部分人用抛竿,他们既想钓鱼,又不想太辛苦,把抛竿往夹子上一放,静等鱼咬钩。”

    我们都知道郭老在想什么:普通鱼杆的长度有限,抛竿鱼钩抛的很远,魏冬林把钢钉和尖嘴钳放在塑料袋里,扔进湖中——他扔的距离肯定没有抛竿远,所以,抛竿在收鱼钩鱼线的时候,勾住塑料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随着两位师傅的离开,围观的人都散去了。

    欧阳平一行也离开了。大家离开湖边的时候,竟然又有三个人拿着鱼杆和马扎来了。夏天,天黑的迟,至少还可以钓一个多小时。这三个人应该就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他们大概是看到瘦老头钓上来一条大鱼,也想来碰碰运气。

    “欧阳,魏冬林没有跟我们说实话。”郭老道。

    “郭老,我也是这么想的。魏家大院就在湖西路附近,他应该知道湖边经常有人钓鱼,所以,他不会把装有杀人凶器的塑料袋扔进湖里。凶手应该另有其人。”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