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同志们打开棺材 颅顶下一根铁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刘大羽的手够不着,其他人更够不着了,因为刘大羽的个头最高,手臂最长。

    土已经挖完了,下面是石头。

    刘大羽清理干净石头上面的土,同时扩大清理范围,最后才发现土层下面原来是岩层。塑料袋在七八十公分的地方,而且是一个斜角。靠手肯定是不行了。

    陈杰用竹竿的头部拨了拨两个塑料袋,他想看看用来装脑袋的塑料袋结不结实,还想看看塑料袋一共有几层。如果塑料袋比较结实,如果不止一个塑料袋的话,就可以用竹竿绑上铁钩,只要勾住塑料袋的抓手——或者打结的地方,就能把塑料袋拎上来。

    郭老走到呆如木鸡、浑身筛糠的黄文青的跟前:“黄文青,装脑袋的塑料袋一共有几个?”

    “有三个,我怕血流出来,所以用了三个塑料袋。”

    吴所长走到围观的人群跟前,跟一个小伙子嘀咕了几句,小伙子立即跑回家,三分钟左右,小伙子跑了回来,他的手里拿着两根细麻绳和一个用铁丝做成的钩子。

    在等待的过程中,刘大羽用竹竿的头部将塑料袋拨正了——抓手和打结的地方朝上。这样便于铁钩抓取。

    吴所长用绳子将铁钩绑在竹竿上。

    三分钟左右,吴所长绑好了铁钩。

    刘大羽从吴所长的手上接过竹竿,将铁钩慢慢伸进裂缝的底部。

    陈杰将手电筒的光柱对准了塑料袋。

    刘大羽费了很大的劲,才将铁钩钩在红色塑料袋的打结处,因为结打得太紧,铁钩的头部根本没法伸进结下面去,刘大羽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刘大羽干脆用铁钩的头部直接将结下面的塑料袋戳通了,然后勾住塑料袋和袋口上的结。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刘大羽的表情,看不到刘大羽表情的人就把目光聚焦到刘大羽手中的竹竿上。

    刘大羽并没有马上往上拎,他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铁钩钩住的部分能不能承受得住脑袋的重量;第二,塑料袋上方六七十公分长的通道比较狭窄,有些地方还有城墙砖的棱角,如果用力太猛,让城墙砖的棱角划破了塑料袋,就将全功尽弃。

    刘大羽和郭老、欧阳平、达方圆嘀咕和比划了一两分钟。

    刘大羽点了一下头,搓了几下手掌,然后仅仅抓住竹竿,趴在岩石上,在眼睛的配合和手电筒光柱的监督下将竹竿慢慢往上拎。在往上拎之前,刘大羽还试了试铁钩钩住部分的承受力,让刘大羽大喜过望的是,塑料袋竟然被拎起来了。

    刘大羽屏住呼吸,一点一点地往上提,围观的人群也停住了嘈杂和喧哗之声。他们只能看到竹竿一点一点地往上升。吴所长的手下在现场拉了一根警戒线,警戒线的外面站满了人。

    当竹竿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群突然骚动起来,紧接着,嘈杂和喧哗之声越来越激烈。

    当竹竿倒在地上的时候,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塑料袋上蠕动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爬虫,还有一些爬虫不时从打结处钻出来。

    大家戴上口罩和手套。

    刘大羽解开塑料袋上的扣,当刘大羽解开第一个塑料袋的时候,十几条爬虫同时朝外爬。里面的塑料袋上有一些小孔。这些爬虫应该是从孔洞里面爬出来的。

    在刘大羽解开第一个塑料袋的同时,大家闻到了一股腐败的气味。

    刘大羽屏住呼吸,一鼓作气,解开了第二第三个塑料袋,很快,大家看到了乌黑的头发和脖颈——包括脖颈上的切口,死者的脸朝下。

    陈杰用一根树枝将死者的脑袋翻过来,正面朝上,死者脸上的软组织虽然刚刚开始腐烂,但死者的脸已经面目全非,坑坑洼洼,这应该是那些爬虫门的杰作。在一些坑洼处和头发的根部,还有一些爬虫仍然固执地呆在原处。有几条爬虫则四处逃散。

    欧阳平将黄文青叫到了脑袋跟前:“

第六十九章 同志们打开棺材 颅顶下一根铁钉-->>(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