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田莲芬一语惊人 秀才巷魔影现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一步的行动,等大羽和老陈到了以后,你们商量着办。总之,一定要谨慎小心,这个家伙狡猾的很,千万不要让他从我们的手底下溜掉。”欧阳平也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欧阳平就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

    “我明白。我到宝庆银楼的大门口去等大羽和老陈。”

    居委会的斜对面有一家超市,李文化进超市买了一百块钱左右的东西;严建华则去了宝庆银楼。

    两位主任和李文化等人在居委会耐心等侯。

    九点十分左右,严建华领着刘大羽和陈杰赶到了居委会。

    在严建华的引见下,刘大羽和陈杰和两位主任一一握手致谢。

    之后,两位主任领着七个人去了秀才巷。

    秀才巷在广和路的南头,这里的小巷子特别多,这里是老城区,这里的建筑在明朝以前就有了。黄文青真会选地方,这些深巷是有利于藏身的。

    五六分钟左右,两位主任走进一个巷口,巷口的电线杆上用铁丝绑着一个蓝底白字的牌子,牌子上写着“秀才巷”。

    刘大羽让李文化和柳文彬守候在西巷口和东巷口附近,黄文青在不在出租房里面,同志们不知道;如果黄文青不在出租房里,他随时有可能回来。所以,安排两个人守候在东西两个巷口的附近,是非常必要的。

    在巷口的对面有一个报刊栏,李文化走到报刊栏跟前,装着看报纸的样子;柳文彬则走进巷口,直奔东巷口。

    一行七人走进巷口。

    巷子很长——至少有四百米长,但巷子里面只有一扇院门,黄文青很会选地方,巷子里面的人家少,他接触的人就少。巷子里面的住户如果太多的话,黄文青进出巷子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人,巷子是用来走人的。

    秀才巷很窄,两个人如果在巷子里面相遇的话,必须一人侧身,另一个人才能过去;巷子两边的墙很高,看上去,最低的至少有五米——应该是两边人家的院墙。最高的有十几米高——应该是两边人家的房子。

    大家跟在两位主任的后面走了两百多米,竟然没有看到一扇院门。

    田副主任说,秀才巷的主要功能是为前街和后街的住户提供通道的,本来,秀才巷里面没有一扇院门,陈老师家的院门是后来才开的。陈老师有弟兄二人,父母去世以后,弟兄俩把家分了,院子一分为二,老大住前院,老二陈老师住后院,既然分家了,再加上两家的关系不怎么好。自然要再开一个门,于是,陈老师在巷子里面开了一个院门。

    由此可见,陈老师家的院子确实很僻静,也很隐蔽。

    向前走十几步,右边果然有一扇院门。

    院门上没有锁——这说明陈老师在家。

    田副主任在门上敲了三下:“笃——笃——笃”。

    深巷之中,敲门声非常清晰。

    不一会,从院门里面传来一个苍老儿沙哑的声音。

    “陈老师,是我,田莲芬。”

    “来了。”

    接着,大家听到了拐杖拄在地上的声音。

    两分钟以后,院门开了,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者站在院门里面,他的右手上拄着一根拐杖,鼻梁上架着一副眼睛。老人两鬓斑白,背微驼,肩微斜。

    “陈老师,这几位是街道办事处的同志,他们想看看您。”

    “陈老师,您的身体还好吗?”严建华道。

    “还好——谢谢,快请进。”

    陈老师将大家领进院子。

    院子不大,大概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在院子的北边有三间房子,中间是门厅,两边是厢房;在院子的东边也有两间厢房。

    田副主任朝西厢房指了指:意思是,同志们要找的人就住在西厢房里面。

    陈老师将大家领进东厢房坐下。

    陈杰和董青青留在了院子里面。

    西厢房的门是锁上的。

    陈杰和董青青走到西厢房的南窗户跟前——西厢房的南边有一排格子窗。格子窗上贴着纸。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